[MYBO 首页]
登陆博客 注册博客  
老农  人气量[6560221]
个人首页 | 管理博客 | 我的文章 | 我的相册 | 我的圈子 | 我的视频  
 
MYBO broadcast
search
 
个人简介
 
姓名:hsm
 
简介:注册之后就才能回复我的文章
思考广告专业六:从广院到中传大

从广院到中传大



  1978年我第一次进入这个学院的时候,规模很小,没有什么社会知名度,师生统共五六百人,大概有三到四个学系,如文科的新闻系,文艺系,工科的无线系。1990年我再度回到学院,也就是两三千人的规模,从原来的三四个学系发展到八九个学系,如新闻系、播音系、电视系、外语系、管理系,工科有发送系、播控系等。整体格局是一个依靠广电行业专业发展的部属院校。

  九十年代中期,广院面对整个国家大学发展的形势,处在一个十字路口上,依照原来的思路,有些专业很发达,但是,有很多的专业面临萎缩。尤其是,广院与广电的距离越来越远,越来越得不到广电的倾斜。规模小,专业特色强,这曾经是广院的优势到了九十年代反而成为劣势。这个时候,广院只能选择一种符合一般大学发展的战略,上规模同时完善学科,努力向教育部的规范看齐。这个时候所发生的两件大事对于广院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第一件就是教育部开始推广“211”工程,这其实是重新划分所谓的“国家重点”与“非国家重点”,能够进入211就是国家队,就可以在招生、资源分配、学科建设方面得到种种特殊政策,反之,学校发展没有前途,进入211成为全校共同努力的生命攸关的目标。第二件就是,广电与广院的关系要脱钩,广院本来就是为广电而生的产物,脱离母体等于行动标准、核心资源以及业务关系统统复零,广院必须在脱离关系前后找到自己的核心资源。这两件事情,前后发生,影响到当时的抉择和院系行为,同时,也考验当时的领导班子能力与威望。当时领导层尤其是一把手的功劳和威望,与这两个问题的解决密切相关,正是因为一把手的不懈努力,从博士点寻找到突破,而后,211顺利过关,同时,也平稳过渡与广电脱钩。其时,学院得到规模的扩张发展,从三千到五千,而后一举突破万人。学院向大学改名也就顺理成章,于是乎,“广院”改名为“中传大”。

  我现在还想,如果当时没有领导层的坚持和努力,广院的历史可能要重新改写,它非常有可能沦落为市属的普通高校,在三流大学之中挣扎,更甚的,可能被西边名校吞并,如中央工艺美院,数十年历史一笔勾销。连渣也找不到。那么,当时的领导高层使用了什么手段解决大学的困局呢?我以为有下面三点:

第一、 彻底的实用主义,审时度势,将政策用尽用透。领导者没有死死把在广电这艘船上,在这两者交接过程中,用透政策。对于教育部,拿到特殊的关照,同样,对于广电,得到许多诸如“共建”的支持;

第二、 绝对权威管理。只有一个权力中心,只有令行禁止,无论学术安排还是学院行政,只有服从而无反抗。这一点,利用两个心理,一是危机时期的“交托”心理,把自己的命运交给领导;二是对于胡萝卜的大棒的条件反射,顺从者得,反对者损;

第三、 集中力量应付危机。在危机的威胁之下,无论是个人还是集体,只能服从,将所有的资源集中在最高层,有其统一调配,集中使用。当然,这其中也有一个巧妙的制度安排。



  说到底,这是一种彻底的企业家精神在困境中发挥了作用。领导者在“等死”与“找死”之间毅然选择了后者,迎合二级学系急迫扩张的心理,进行专业的裂变而快速达到现有规模。所以,纪宝成说各个大学“盲目扩张”显然是把问题简单化了,如果没有教育部的“达标”要求,没有大学领导者为生存而“创新”的意识,没有基层组织迫切的创收需求,大学的规模不会如此急速扩张的。

  广院更名中传大,也就在教育部的“重点”名册上生存下来。十多个分院,一万四千全日制学生,如此规模的大学,在领导班子换届的时候也不得不重新思考自己的未来。这种思考、摸索,官方的术语就是“学科调整”。可以说,中传大这�大船,再次行走到一个十字路口上,彷徨无着。(下回再续船大开往何处?)

  [ 上一篇日志 ]   [ 下一篇日志 ] 浏览 [3108] 评论 [8] 发表时间 [2007-01-12 20:43:00.0]  
 

回复

共有回复8个 共1页 1


手机认证弹窗

身份验证通知

公安部网安大队要求,

您需要身份验证后,

才能进行此操作!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广告合作 | 问题咨询
Copyright 2007 @ Mybo.com, All Right Reserved. ICP证:京ICP备1100659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