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点左右到达学院。十点有会,广告博物馆的例会,要讨论中国广告四十年的“四个伟大”工程。这“四个伟大工程”是我起的名字,为了好忽悠。
昨天说到要做一些该做的事情。比如,你是教授,你就应该做教授范围内的与专业相关的事情。如果作为行政领导,那就当然需要做一些与行政管理相关的事情。级别越高,越需要做一些至关重要的大事情。对于传大而言,什么是大事情?缺钱还债就是大事情。每周回来开会听到都是坏消息,最大的坏消息就是大学财务出现大窟窿,据说已经有八个亿的债务。也有说更多,达到十多个亿了。债务导致钱紧,许多开支都被延后或者压缩。十年前我就在这个坛子上说过,传大其实是一艘破船,在刘老太的努力之下发生了一些奇迹,如博士点申报成功,如进入211工程,在她退任之后老苏又努力出了两个排位第一的一级学科。时至今日,新人上任,一点新气象也没有见到,处处收紧,大有气数已尽的感觉。这个时候基层的呼声就是赶紧找点办法出来度过难关而不是到处拜会发表演说做公关。
也许会有人反驳我,人家出身学者啦,不说一些学术观点不就显得低俗了吗?我昨天说过,我最反感那些卖萌的校长,第二反感的是身居高位却忘记了自己的职责。想当学者你就不要当官,既然当官就要有当官气派不要处处装做学者,伪学者。做学者专家的人能不能当行政领导呢?一般的学系级别是可以的,再往上就难,当了就必须转变身份,这个转变其实很痛苦的。很长一段时间,政府鼓励所谓的双肩挑,专家被放在行政领导岗位,而很多行政领导热衷于弄一个博士头衔。现在看来这种错位安排是不合理的,对个人或对于组织都是弊大于利。有些错位是历史原因造成的,那属于无奈,但是,很多时候是伪学者的真追求,那就要命了。当上领导了,还口口声声说自己的学者志向,狗屁且害人。学者和行政真是两码事,前者需要精专,需要独立,后者需要宽泛,需要协调。其实,做一个合格的管理者也不容易,很多场合要比做学者难。但是,在大学很多人是不明白这个道理的,他们看中了官阶的伟岸,看到级别的光鲜,一门心思往上爬。爬到了,还很装,喜欢说些学者情怀之类,大话空话废话多多,但一点也不解决问题。眼下的传大需要大量的资金解决基础建设问题,需要更多的指标解决保持适度规模发展问题,当然,还有机制创新组织调整解决知识陈旧队伍老化的问题等等。对于校级领导,基层自然存在各种期盼,希望领导者具有宏大的视野,大局全局意识,可以敏锐地捕抓稍纵即逝的点滴机会,可以寻获各种社会资源。如果看到领导在卖萌,做无用功的活动,或者,依旧扮演学术明星的范儿,大伙儿的心态会咋样呢?
透心的凉。
每到这个时候,我不会气馁的,靠自己就是要彻底的靠自己。等待盼望都无济于事,只能靠自己的能力勇气勤奋开拓属于自己的疆土,只有这样才可以度过难关。
我也犹豫,你都退任了,忙个啥呢?好好玩去吧。可是,每到大学,听到年轻教师的抱怨,看到处处开坑,心里有点不舒服。大学如何我管不着,学院必须健康必须发展,因为我们要建它个百年学院呢。而学院的原动力就是自力更生奋发图强。这个奋发图强的底层就是努力找事努力做事,而且,必须做大事,虽然不是什么轰天动地的事,但起码要给行业给社会有价值有意义有影响有贡献的事情。
这件事情终于找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