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昨天下午航班,晚上到。出席凤凰都市传媒五年庆。
凤凰都市传媒做的就是LED大屏,老总刘作庚,七七同学大田的好友。
十年前满头高粱花子的田毓华出任深圳电视台(无线)广告部主任,被我揶揄一番,从北京回到深圳,居然把他的老友刘作庚翻出来,充当他的总经理。大田电话问我如何,我说,刘作庚有商业经营的经验,但缺广告业经验呢。
不久,我就在北京的香格里拉见到大田和刘作庚,他们再度来京开会,其实,也是摸情况的,用刘作庚的话说,看看啥叫4A。
大概过了两个月,我到深圳出席大田组织的推广会。据我的经验,这是他们第一次搞的规模最大的一个会。这种会,深圳有线的关白浪最有经验。我九六年就出席关白浪的推广会,被那一水的黑西服震撼住。九八年那次在深圳五洲酒店开推广会,夜晚十点多路过会议中心,听到里头掌声雷动。我好奇地从门缝往里瞧,大厅空空却传出“以下是黄升民教授发言,掌声有请”,哗哗掌声响起。事后我才知道,推广会已经普及鼓掌机了,随时可以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时隔几年出席大田他们组织的会,鼓掌机我还没看到,但是,一水的黑西服我看到了。从不穿西服的大田居然也穿了,绝对的黑社会!那次会议之后我给学生谈感受,中国人,如何创新不好说,但是,学习模仿绝对是高手。
话题回到杜小小。我承认,广告主研究开始真有模仿的成份,美国日本广告圈早早就有此类研究,我们是参考着他们的研究摸索前行。但是,自从有了杂志,有了广告主蓝皮书,还有每年一度的广告生态研究,逐步从模仿脱皮,成为自身研究的原创核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