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的目的地:东莞麻涌。眼前就是麻涌,沿着麻涌岸边走,进入华阳村。小河湾,旧屋夹着新居,东莞一直在脱皮,脱离原来的加工业,进入服务业。各种大学纷纷建立,所以,我想来看看。
刚刚打算再进一步入村里看看,78黄来电话,问到哪里了。我说到了到了,稍安勿躁。冒着雨,驱车前行近五十公里,目的不是看古村,是为了他们的一个特殊讲座。
折回时候从树丛中窥见我要去的大学,中山大学新华学院。该学院也建于2005年,估计和传大之前的南广同期同类。占地一千二百亩,学生二万多接近三万。音乐生收费2.9万年,普通文科2.3万左右。从眼下规模来看,估计可以保本有赚了。据78黄说,近来刚刚与中山大学正式脱钩,完全的民办大学,估计不久就把那个中山大学的牌子摘下来了。这也使我想起那个南广,算是老刘为政第一败笔,两者苟且合作,最后一地鸡毛。当然,对于宗主校是一地鸡毛,对于寄生校倒不是,可以延续且可以在资本市场上市。
国办民营,如果没有从制度,机制有很好的设计,最终还是散伙。企业如此,大学更是如此。这是组织基因所规制的。近来本校也在折腾海南学院,还把小赵同志派遣过去。我的判断如果一个字,就是“坑”,如果再加一个字,就是“火坑”。你要跳,那就跳呗。
当然,对于寄生校,完成了征地,建校,发展专业之后,翅膀硬了,自然就填坑为山,那叫专业应用山。宗主校具有优势的应用型专业统统搬来。其实,宗主校的应用专业都是徒有虚名,这件外衣被寄生校穿过来就成了号召生源的包装品牌。有了品牌加上一点经验,再加上撅着屁股干活,很快,就可以接近甚至超越。
南广会超越北广吗?当年举校参与南广建设,我持反对意见。因为我的理由非常简单,南广在专业设置,教学安排,师资队伍全面复制北广,若干年后,南广没有能超越北广,那是南广的失败。如果,南广被北广所超越,那是北广的失败,总而言之,这就是复制品的宿命所在,最终难逃。
眼下的新华学院,不能是中山大学的全版复制,它是承接了中山大学的应用专业体系。宗主校高升越来越靠近象牙塔。应用的,实践的专业基本下放,给了民营。这种得失利弊,也正是我最近思考的一个问题。
晚上讲座七点开始,之前先去拜会蔡院长。之前认识时候是蔡台长。大学董事长专门聘他退休之后主事该校新闻传播,而且,还有专门的艺术馆。一个面湖的两层建筑。78黄也随蔡台过来任教,他说,这个艺术馆令好多人羡慕。
晚七点,开讲。结束留影全体照。之后上路,还是雨,夜雨五十公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