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BO 首页]
登陆博客 注册博客  
老农  人气量[6146044]
个人首页 | 管理博客 | 我的文章 | 我的相册 | 我的圈子 | 我的视频  
 
MYBO broadcast
search
 
个人简介
 
姓名:hsm
 
简介:注册之后就才能回复我的文章
周四无会有视点:数智化生存?

 

   《媒介》将近二十年。我也写了近二十年的视点。我对于数字化媒体的认识,与这本杂志紧密相关,伴随杂志共同成长。这本杂志并不是具有如何深奥的知识体系,也有没所谓高大上的理论整理。它最大的也是最重要的是始终紧紧盯住业界,与业界保持紧密关系。这种关系是融合的也是互动的。我出席船大各种会议,面对校长们院长们,毫不客气地说,我比你们在座各位都懂所谓的新媒体或说数字媒体。在全中国,没有一本这样的杂志紧盯数字媒体成长二十年。也没有那位教授可以连续写上视点二十年。我有,所以我牛掰!


   充满焦虑的船大,天天在叫唤数字化智能化,刘书记也絮絮叨叨说,我们不做,人家就做了,替代我们啦。我说,三百名都排不上的专业来凑啥热闹?那天我问小六,他说《媒介》本期做了一个数据化梳理的主打。完稿之后出视点。我就用当期杂志和视点拿到上海参会,啥会?智能广告发展研讨会。

 

 

本刊视点:数智化生存?

 

24年前,尼葛洛庞蒂写作《数字化生存》,在世界跨入数字时代的前夜预言“数字决定我们的生存”。24年后的今天,“数字”概念摇身而为“数智”,化身万千无处不在,似乎覆雨翻云手又仿佛万用神灵丹,俨然“智能决定我们的生存”。


但放之四海皆准往往意味着含糊不清指向不明,《媒介》编辑部上半年以“数据智能原力觉醒”切入,此次转换视角,对拥有百年历史的“传统”机构、数字化初生时代的“元老”机构、互联网公司、SaaS提出者等的发展进行考察,以图看清数字化来路,叩问智能潮流中的新生存法则。


笔者以为,来路的逻辑有三:协议、成本与平台。


只需双方会意,文字音符眼色姿态皆可为信息。换言之编解码的规则是信息存在的基础,而规则参差不齐又同时限制了信息的自由流动。造就一个通用的规则构成大同世界,这是古已有之的乌托邦幻想,数字化将这幻想拉入了现实,有赖于统一的编码规范。0101的格式定义了数字时代的信息形态,计算机“输入-处理-输出”结构定义了信息交互的流程,TCP/IPHTTP定义了互联网络相互沟通的机制,继之以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技术人员将这些标准称为协议,协议层层累积相互配合,底层的规范一经制定,信息统统打散成为可传输、可计算的比特,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在物理、逻辑上成为可能,信息转化为电信号在晶体管中高频运算,以封装规范的报文在全球网络上迁移流动,众声喧哗的数字空间于多层标准的基座之上建立起来。层累的协议将信息打碎为统一单元,此为逻辑之一。


数字空间在物理层面开放并不足够,进入新世界的大门还需要降低门槛。终端、网络的成本降低、效率提升,进一步释放数字化势能。以通信网为例,在移动通信中,从1G5G,单位能耗的信息传输率提高了5个数量级左右,这就是网络传输速度提升、价格下降的根本趋势。终端进化同样如此,1946 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埃尼亚克)耗电量高达150 千瓦,2016 年,谷歌的AlphaGo 在围棋比赛中战胜了世界冠军李世石九段,如果用埃尼亚克的技术来实现AlphaGo 的计算量,则需要消耗掉400 万个三峡发电站的峰值发电量。即使不谈AlphaGo背后的专业算力,今天普通用户所使用的电脑、手机芯片的计算力也远远超过当初的庞然大物了。渐降的成本将万众接入数字世界,此为逻辑之二。


终端与网络向万众打开,信息流通的壁垒打破,边界、中心渐渐不复存在,前所未有的丰裕性、流动性超越任何个体的把控能力,有序规则催生出了无序的信息社会,于是提出效率和管控挑战,平台应运而生成为常态。搜索引擎、社交网络、智能终端等等巨头通过聚集信息、评估价值、检索推荐,黏着用户的同时更进一步孵化出大量数据,形成大数据+智能算法的治理法则,再造数字世界的秩序。由平台对自由放任的信息进行再度管控,由此而摆脱“熵增”的局面,此为逻辑之三。


数字化行进至此,智能化粉墨登场,两者似乎相融而为“数智”。人类起源于“智人”,智慧无疑是人类立足存身进化的根本,当数字化迈入智能,顾虑、困惑在所难免,“数智”时代应如何把握?


首先,技术、产业的融合带来数智“黑箱”,信息科学、统计科学、计算机科学、乃至于生命科学等等相互融合,构成理论“黑箱”;终端、网络、浏览器、社交、媒体、电商,各级平台交叉制衡,形成产业“黑箱”;产业博弈与技术融合再度交叠,形成复合的多重“黑箱”。当下的讨论聚焦在算法,其实偏离了焦点舍本逐末,把握产业演进的逻辑与关系才能命中黑箱生成演化的最初原点,进而拆解、掌握所谓“数智”的核心命脉。


其次,无论黑箱如何,试图通过数据来规范化定义人、理解人、预测人这一点是不变的。以广告为例,在程序化投放系统中,通过历史数据为某一个体贴上繁复的标签,这些标签大多为基于诸如逻辑回归、决策树、随机森林等等分类算法的推测,在推测生成的标签基础之上进一步预判其点击或购买行为,最终达成一次广告交易。海量信息、瞬时需求的实时捕获与最优匹配,是当下各种“数智”所设定的核心命题,其解法是基于历史数据的积累、标注形成概率,建立模型判断未来,这并未脱离过去市场调研从历史把握未来的统计思路,所差者在于样本全量、数据自动、计算实时、算法复合而已。然而通向未来的密码仅仅埋藏在过去的数据和概率之中吗?


第三,开放网络与丰裕信息社会所催生的数据为当下“智能”提供了原料基础。例如仅以视觉而言,“看到”已经是一个复杂命题,物体的边缘、动作、方向、结构和远近关系等等均能构成单独的计算问题,自动驾驶较此的复杂度还要更上一层,需要大量相互连接的数据反复训练形成算法。这些逻辑、物理的“能动”问题正在解决之中,尚未有完美路径。然而人与环境、人与人的交互不仅是看到听到触摸到的物理行为,而且有情感投射心灵激发思维联想。钱学森曾经提出社会是一个复杂巨系统,而人脑的复杂程度堪比社会运行。情理相融的复杂巨系统需要哪些数据相互连接形成算法的底层原料?一则动人的广告,固然离不开数据的分析,但其中蕴含的艺术与情感,远非当下的数据连接所能涵盖,更超出了概率预测的范畴。 


从过去到未来的惊险一跃总是由创造者完成,理性与感性交叠,现象和灵感并作,从千万头绪中捕捉机遇,甚至在近乎虚空中发现可能,历史的进步往往来自于此。以此而言,将未来寄托于过去的“数智”决定论,是不是一种成人的AI童话呢?


记住,炙手可热的AI其实是“能而不智”,数智化生存的探索仍在行进之中且路途遥远!


  [ 上一篇日志 ]   [ 下一篇日志 ] 浏览 [896] 评论 [0] 发表时间 [2020-11-05 12:44:55.0]  
 

回复

共有回复0个 共1页 1


手机认证弹窗

身份验证通知

公安部网安大队要求,

您需要身份验证后,

才能进行此操作!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广告合作 | 问题咨询
Copyright 2007 @ Mybo.com, All Right Reserved. ICP证:京ICP备1100659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