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BO 首页]
登陆博客 注册博客  
老农  人气量[6898499]
个人首页 | 管理博客 | 我的文章 | 我的相册 | 我的圈子 | 我的视频  
 
MYBO broadcast
search
 
个人简介
 
姓名:hsm
 
简介:注册之后就才能回复我的文章
119:小学毕业了 文革还在继续

今日外出,二十四号返京。出发之前把小学回忆放到坛子上。这些短文放到小学群里,依然引发议论,而且,还引发诸位的追帖,补充史料的完整。


清泉街小学回忆六:小学文革那些事


对于小学生而言,文革意味着什么?我一直在思索这个问题。文革开始以评判“燕山夜话”和“三家巷”开始的。我们不懂,基本是人云亦云。参加红卫兵是没有资格的,只能是当红小兵,红袖章也没有佩戴,只是手持红宝书,也就是林彪弄的毛主席语录。开始,大家还是以为和“除四害”大搞卫生运动一样,从上到下。梁左仁老师组织全班在三元宫的露天坛子开会,选举“红小兵”的领导,因为有传言,少先队“红领巾”已经不行了,红卫兵当道。我们资历浅,只能是红小兵。全班投票,我是第一全票通过。按现在的说法,就是依规合法的红小兵(班级)领导人。但是,不久梁老师告诉我,“红小兵”是自发组织,由下到上,不用全班选举的。我听到这个消息好像反应也不太强烈,因为,在我住家周围,那真正的红卫兵运动起来了,批斗会,破四旧风起云涌。一切的秩序都荡然无存了。


停课闹革命,其实就是回家无忧无虑地玩耍。偶尔一天接到通知回清泉街小学。踏入大门发现全变了。门神早就没有了。文革开始之前,晨钟暮鼓的关帝庙只剩下靠里的大殿,前殿已经改做四面通透的舞台。我为鼓手,就是站在这个通透的舞台上俯瞰同学的。这次回校,首先看到各个战斗队成立,大字报满墙,再者,标志性的关帝庙的大殿已经被拆得七零八落,大殿见光,好多同学都跑到大殿前面扔砖拆瓦。我在省人委大院练就了一身爬树本领,这次也要显摆一下,噌地爬到屋顶,往下扔瓦当。玩嗨了回到教室正兴致勃勃与各位分享,忽然谭仲真来了,脸色铁青地问,刚才谁在屋顶搞破坏?!谁敢破坏我们的战斗堡垒?!说完转头走开了,大家猜想他去搬队伍了,吓得个个不敢吭声。我正要解释,被梁老师拉住了(也可能是欧老师),小声说,他的革命战斗队在大殿顶上建了个碉堡,你这次上去拆了他们的砖瓦了,大事啦,快快回家吧。


我一听,吓得赶紧溜号了。


我再见谭仲真,已经进了广州二中了。那时二中在搞“一打三反”批斗会,经常把社会各种人事拿来批斗。有一天,批斗的对象就是谭仲真的爷爷,说他是青少年的“教唆犯”,我不认识何为“教唆”,问班主任怎么念,他说,就是引诱挑动青少年犯罪。会上主持说,这个反革命老头,天天跟他的孙子说香港好,鼓励他们去逃港。他刚刚进二中大门就说,你们这个中学阶级真多呀!多反动呀!这时,台下的学生高喊打倒。口号刚落,谭仲真的爷爷抬头反驳,我没说错呀,这里是阶级是很多嘛。他的回应,又引发一阵打倒反动派的口号声浪。


这个时候,我从台下看到站在台上的爷爷边上的同学谭仲真,他低着头,铁青着脸,大会全程始终一言不发。


从此我再也没有见过谭仲真了。


 1968年,小学毕业,我们升入广州二中,这时,原来班级被彻底打乱,小学同学也个散东西。我开始天真地以为,经历过大批判,大串联,破四旧和派别武斗,文革可以告一段落了。其实,后来的日子也不平静。


  [ 上一篇日志 ]   [ 下一篇日志 ] 浏览 [1598] 评论 [0] 发表时间 [2017-01-19 07:14:25.0]  
 

回复

共有回复0个 共1页 1


手机认证弹窗

身份验证通知

公安部网安大队要求,

您需要身份验证后,

才能进行此操作!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广告合作 | 问题咨询
Copyright 2007 @ Mybo.com, All Right Reserved. ICP证:京ICP备1100659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