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BO 首页]
登陆博客 注册博客  
老农  人气量[6897274]
个人首页 | 管理博客 | 我的文章 | 我的相册 | 我的圈子 | 我的视频  
 
MYBO broadcast
search
 
个人简介
 
姓名:hsm
 
简介:注册之后就才能回复我的文章
写序:大梦之先觉

 

大梦之先觉

 

在一个闷热的夏天,突然接到厦门大学陈素白交托的一份劳作:为她那个接近六十万字的巨大研究报告写一个序。


陈素白是我的学生,跟随我读硕攻博整六年,给她的书稿作序,应该是第二次。上一次是在2011年,为她的《转型期中国城市居民广告意识变迁》专著出版写序,那是在她博士论文基础之上完稿的有关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中国人广告观的研究。时隔六年,她又向我提交了从1978年至今,近四十年中国城市居民消费变迁的研究报告。


陈素白的书稿名称为《镜像与流变:转型期中国城市居民消费变迁》,我开始对这个名称有点不以为然,因为这几年镜像流变二字早已被用滥。但是,当我真正读完文稿之后,我发现陈素白其实在通过大量的史实,浩瀚的数据和点点创意作品,解构同时重构一个关乎人人经历过的熟悉而又被淡忘的细微而又巨大的近四十年开放改革过程的“梦境”。


这四十年,中国从政治到经济方方面面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时代都找不到,也无从复制。它不同于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梦,不同于五月花号承载的美国梦。如果说,那就是中国发生的中国人独有的中国梦。就语义学的角度而言,“梦境”与“理想”相比,不那么深远也不那么高雅,但它是接地气的,一定是和生活其中的每一个个体息息相关的,是由千千万万的人的日常点滴经历所构成的。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这个梦,就是中国千千万万普通老百姓理想和愿景的心理投影。关于“中国梦”虽然也有许多人在演绎解读,然而,如何梳理和再现这个大梦,从中寻觅中国人生活的“意识形态”绝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陈素白带领她的团队尝试用吃、穿、住、行、用、娱六大维度、八个方面去重新描述、梳理、分析这四十年的变化发展过程,着实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全书是用实证的手法去再现改革开放这个宏大的背景,不同于一些学术论文枯燥的描述,也不同于文学作品的推演想象,全书所依据就是大量的历史资料。在实证方法的观照之下巨量事实与数据构成了具有四十年历史跨度的“生活史”与“生活论”轮廓。在全书的大轮廓之中,每个维度均有具体细致的阶段划分,在不同的阶段史实与数据基础上,依据品牌发展与广告诉求形成不同阶段不同领域不同时期的分析和论断。对于企业成长而言,品牌即品格,广告即传播。书中涉及的品牌与广告不下百种,有些依然活跃在当下,有些已经永远淡出国人视野,从这幅生死兴衰风云激动的社会镜像当中,我们是不是可以从中窥见中国企业营造自我品格与社会传播沟通的努力,也是不是可以重温亿万国人由僵硬的计划经济转向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的惊人一跃呢?


其实,对于历史发生事实的回望和梳理从来不在少数,角度手法也是多种多样。每过十年、二十年的时间节点,都有许多文人学者进行声势浩大的历史回望工程,然而,不得不说的是学界业界喜好宏大叙事且常常聚焦于魏阙庙堂,人民生活挂在嘴边却是当做民间俗事或财米油盐,在研究视野中通常是充当社会配角或者是环境点缀,没当主流也没入主流。陈素白的研究可谓反其道而行之,系统地全面地真实地把社会生活纳入研究中心。值得一提的是,在时间轴的梳理过程中,始终注意整个事实的动态把握,作者不仅仅满足于对过去的回望和梳理,也不仅仅是建构立体的全方位的现在,而且,在过去,现在的长轴画当中,可以体味未来的轮廓。例如,就以“用”的一章中的电视消费为例,既有从最早国人如饥似渴的拥坐在一个播放黑白影像的小盒子前,也有到如今人人手中掌握遥控器的智能电视时代描述;再如“住”的一章,从大杂院,筒子楼到花园洋房豪宅别墅,在这些惊人的跃动之中我们是不是可以看到一个不是简单平面的,不是黑白素描的,而是多姿多彩五光十色的梦境呢?


的确,作者通过社会镜像,欲望梦境展示中国文化之流变,然而,作者并不简单止步于梳理总结改革开放四十年消费行为方式的变化。她希望在这个时代巨变的梳理当中有所寻获。四十年弹指一挥间,为期十年的文明浩劫一旦终止,封锁愚昧、饥饿匮乏、混浊动荡催生出中国的“改革开放”,由此一发不可收拾,成为浩浩荡荡奔腾不息的原始动力。所以,这个流变的底层是物质主义的,自由奔放的,因此,也是彻底的实用主义的。这种简单粗暴野蛮生长至今依然受到各种批评诟病,但,毕竟是一个事实,一段不可无视的历史。这一点,在全书的八个章节均有如实的再现,那些极度压抑之后迸发出来的无穷欲望,那些看似心酸讽刺的不理性消费行为,那些从无到有从野蛮生长到文明共存的过程,可以说是刻骨铭心也可以说是销魂动魄。归根到底就是物质的生成,财富的积累,生活的演进,社会的成长。透过消费看到生活,透过产品看到品牌,透过广告看到理想。不在左右莫问东西,求生求活求富求强,这是个人的,集体的,也是国家的。消费行为的社会生活,企业竞争的品牌观念,广告诉求的深层欲望所表达的不正是国人的意识形态吗?改革开放、消费进步、社会共荣的意识形态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中国梦,既是承传了过去,支撑着现在,也是表达了未来。


本书可以当作完整的史论学术著作去解读,也可以当作一个社会变迁的资料索引去参考,还可以看到更深层的、各种数据背后所展现的各种意识形成合流过程。行文至此,忽然想起古典三国,刘备三次探访诸葛亮的情景。就在刘备拜访的第三次,诸葛亮春睡草堂,吟出那首著名的五言绝句。我将其改动一句,送将作者。


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一幌四十年,窗外日迟迟。就此为序结语。


  [ 上一篇日志 ]   [ 下一篇日志 ] 浏览 [1474] 评论 [0] 发表时间 [2016-10-27 08:19:03.0]  
 

回复

共有回复0个 共1页 1


手机认证弹窗

身份验证通知

公安部网安大队要求,

您需要身份验证后,

才能进行此操作!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广告合作 | 问题咨询
Copyright 2007 @ Mybo.com, All Right Reserved. ICP证:京ICP备1100659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