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头三件事。没想到周一的校医人特别多,挂号排队,计价排队,取药也要排队。窗口给我的病历居然也错了,到了大夫那里,说起药名我都听不懂,一看,名字全错了,当然不懂。
取药途中有电话,学生问论文事情,我说在医院,学生马上找到其他老师问,老黄是不是出毛病了。一个月总要去一趟校医取药,高血压的,调整睡眠的,还有游泳结束给眼睛消毒的,七八盒的东西。这次好像有点多,问药房给一个袋子,说,先到付费窗口给钱才有。看到排长队,算了,把几个口袋撑满就是了。出门的时候觉得有点怪,不专业,看人家老同志看病,大口袋小口袋都准备妥当,当然,还手持老干部保温杯,我这没有,显得土。
回来整理周四讲课用的材料。反正对四楼的投影不抱希望,论文阅读多准备就好。这回给了 郭鹏十篇论文,媒介单元第一阶段的阅读,然后,我再串讲。以前,也曾给学生推荐若干经典,可是,知识更新如此之快,推荐什么经典好呢?许多经典我也来不及看了,就着自己所熟悉的进行了若干年的领域的论文抛给学生就是了。到了上课的时候再测试一下,看看他们如何准备。
《媒介》周会,向来王薇主持,今天有硕士复试,她当考官去了,我替她主持。会议讨论依照内容,项目,客服和科研进行。内容已经排期到年底,依循产业研究的规则深挖,丈量出产业规模,巨头霸主,运行规律以及内部文化。从主题策划到个案采写再到到整体综述,有新意有见地还有深度,那视点写起来就有意思了。就如这期的游戏产业,整体结束,意犹未尽。下一期呢?阅读。再下一期呢?主题公园。好有期待。项目,客服也逐步上轨道了,问题不论大小,一点点跟进,问题导向就容易入手,可以回避复杂的人士关系。人事变动,经济下行,是问题也是机会。
上午会中午饭。这是周一通常惯例。说是梧桐书屋吃饭吧,需要半个小时以上,又改去老国交了。吃饭途中说到同行间的抄袭模仿和竞争,年轻老师自然愤愤不平,觉得被人抄袭模仿总是不爽。我说无所谓,被抄袭被模仿说明你有强项。要保住这个强项,最好的方法不是生气,禁止,是提速,是开拓更多的更新的领域,让竞争对手总是落在后头,那样,如何抄袭模仿也就无所谓了。
记得在九四年成立广告学系的时候,中部一间老牌大学来访,要抄录我们的教学计划和各科的教学大纲。周丽说来间谍了,不能让他们抄录。我说,让抄好了。一年后,这个大学出版了系列教材,原型出自我们学系,让大家议论好久。我说,这有什么呢?自己的系列教材出得慢,活该。我们努力做科研做项目,人家抄录不了的。十年后,那个系主任又来了,那时我们已经是学院了。我说,你不用抄录了,我给你全部,一下午,整整一大箱的本院出版。
他说,他妈的,不追了,追不上的。我说是的,有点难度啊。这就是我的学术自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