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BO 首页]
登陆博客 注册博客  
老农  人气量[6892652]
个人首页 | 管理博客 | 我的文章 | 我的相册 | 我的圈子 | 我的视频  
 
MYBO broadcast
search
 
个人简介
 
姓名:hsm
 
简介:注册之后就才能回复我的文章
又到《媒介》视点出笼时

      《媒介》杂志在业内影响越来越大,这我知道,但是,它没有进入“c刊”,也很令我烦恼,我给编辑部的大小姐们说,喂,谁带上三斤猪头肉,去看看南大评刊机构,让他给我们走走后门。大家听了只是哈哈大笑而无行动,因为这个编辑部充满一种脱离世俗的傲气,有点冷艳。所以,我私底下称编辑部主任阿三为“冷面”。

 

      “冷面”给上一期的《躁动的电影圈》操盘,我写的视点名为“败火良药剂有三”,感兴趣的看客可以在我这个坛子上找到。这次主打为电视节目市场,操盘手是龙八,八卦擅长。顺便说一下,《媒介》杂志的分工作业已经成熟,每期主打有一个担纲者,再由他组阁,带领若干学生老师均有的”杂志记者“负责采访编写。内容板块出台之后进入”综合大稿“,作者通常就是本期的担纲者。这个综合稿相当强悍,不是一般的强悍,可以延展成各个学刊的重头文章,这是后话。还说综合稿吧,此稿一出,就会给我发来并附带全部稿件,同时,给我限时限刻完成”视点“,因为”李设计在等最后版面定稿“和”印厂在等排期“。


    我不敢怠慢,先是把所有的稿件通读一遍(在这里我会看到学生采写的文章,从中掌握他们的知识结构和专业能力,事后导师课会给一些意见),接着电话当期担纲。我把视点的几大块说出来,让担纲者先做第一稿,接着二稿三稿。前天收到龙八的”综合“,我看后就给她意见,要她熟悉冷面上期的基调再动手弄视点初稿。昨天上午收到她的第一稿了。我到大学在楼道见到她,她马上问我视点如何改。我说,大体还好,观点泡制得不突出,啰嗦,需要调。下午回家后给我再看初稿,给她修改意见,我说我先去游泳啦,上水之后希望看到修订的二稿,然后,再给改动意见。


     游完泳吃过饭散完步收到龙八二稿,我接着坐定修改。改完开头,累了,发给她和冷面。我随手给冷面电话,她通话第一句就说,又是视点的事情吧。我说对的。她正好在忙乎,说晚上十点以后就动手。


     早上收到冷面视点三稿,没有结尾的三稿。我早饭没吃开始修改,应该说撰写结尾,这是视点接龙最后的一道工序。我写完发给龙八和冷面,很快收到龙八回复,说感动。我问冷面,她感动啥呀?是你的助力还是文章本身。


     冷面回复,是结尾!


    真的?我把结尾拿来看看,果然。

 

 

  [ 上一篇日志 ]   [ 下一篇日志 ] 浏览 [1333] 评论 [1] 发表时间 [2015-06-30 09:46:31.0]  
 

回复
 hsm [2015-06-30 10:09:36.0]
视点节选:
 
     节目有自己的生命,这种生命力是创作者孕育的。然而从胚胎的成长与成熟,直至瓜熟蒂落、成长向上,却又并非是创作者能够完全掌控的——在这个过程中,能够影响节目产品发展的因素实在太多,能够左右其发展方向的力量也太多。所以,我们能够看到中国节目市场上的百花齐放,也能够看到这个市场上的扼杀与管制。笔者以为,节目本身是一种具有创造性的文化产品,是一种有其自身生命力的产品形态,显然并不适合“红头文件”非黑即白的管理方式。当我们用简单的管理方式对待复杂的问题,用单一的个人意志反映多变的行业现实,用打压的政策高压来抑制上升的空间之时,对于创造性的扼杀就在所难免了。创新并非一日之功,创意难凭一己之力,如果内容管理、节目管理的制度不调整、不革新,文化不调整、不创新,对这个行业颠覆性的打击与毁灭也不是不可能发生。
 
     对照这一段,我写下了结尾:

    电影百年电视五十,就节目产业而言,掐头去尾也就不过三十年,因为青春年少所以幼稚兼有浮躁,而且,脆弱得不行。我相信任何产业都有一个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成长过程,而在这个成长过程是否顺利,取决于自我的调适和父母的呵护。我丝毫不会怀疑电视节目产业的自我的努力,担心的是当下的父母盲目且又无知,暴躁且又蛮横,经常将生命之美好扼杀在摇篮之中,令我这等旁观者感到悲催无比,最终只好呜呜了事。

    会这样吗?但愿不会。

共有回复1个 共1页 1


手机认证弹窗

身份验证通知

公安部网安大队要求,

您需要身份验证后,

才能进行此操作!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广告合作 | 问题咨询
Copyright 2007 @ Mybo.com, All Right Reserved. ICP证:京ICP备1100659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