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九七那年我即将去日本访学,就在图文创意实验室,我,路盛章,陈宏年和王冰开了一个内部协调会,讨论即将到位的一笔实验室经费如何分配。
自从成立了图文创意实验室之后,我把目光投放到了影视制作实验室。九五年原中广联的副总路盛章加盟本专业,一下子解决了影视广告领军人物的问题。
影视广告对于专业而言是至关重要的,可是,这也是我们专业的痛。当年专业开办所用的二十万设备随着管理者辞职南下已成一堆废铁。如果要把这个摊子支起来一是要人二是要钱。九四年我和老勾去拍央视和工商总局的现代广告教育片的时候接触到了从中广联辞职不久下海单干的路盛章。他是当年业界叱咤风云的大腕,那个“两片”和“成方圆”也是当时的经典。91年我第一次出席中广协学术委员会的福州年会,也是第一次见到路盛章,他在台上我在台下,满屋都是他指点江山的声音。所以,当我给老勾说要调老路到广院的时候,老勾深表怀疑,说他不会来的吧。副总,副局级干部耶。我说会来的,因为我知道老路辞职之后连连碰壁,投奔高校是最好的选择。
老路一来当然需要一个影视广告方面的实验室。我努力奔波也有了结果,广电部答应给我们一百万建设这个现代化的功能齐备的影视广告实验室。
一百万耶!我对老路说,我跑下来的这笔钱,大头归你处理,剩下十来万要给王冰去做IMI市场调查实验室。没问题,放我身上吧!老路答应得非常干脆。
IMI的前身也叫广告信息中心,九二年就开张了,九四年做的顺风顺水,可是,九五年发生了重大转折,开始做IMI年鉴了,资金链条一下子绷紧了。95年的IMI年鉴亏了十多万,96年空了一年,现在九七了,做还是不做。王冰去了东京刘旭担纲,他说,可以做但必须找到钱,因为原来的设备老化严重不能再是小马拉大车了。我那个时候几乎天天找人找钱,过着狼狈不堪的日子。
从影视广告制作实验室挤出十来万补充建设调查实验室,这不挺好吗,都是一个碗里的肉嘛,反正也不放进自己口袋里。我是这么想的,大家也是赞同的。
那天接到广电部的电话,说经费马上就到位了,要做好准备。我赶紧把消息告诉老路,最后叮嘱他要照大家说好的规矩办,他说没问题,放心吧。
过了两天,晚上十点左右我在家接到路盛章的电话,声音很大,喂,阿黄啊,一百万的钱今天来啦,我说那好呀,赶紧花吧,老路说,是的,已经全部花完了。我问,还是按照说好的规划做吗?不是的,全部用来买影视设备了。
我一听,一屁股坐在地上了。
(1992年,广告信息中心开张,还居然在报纸上做广告呢!这是陈大爷的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