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82年毕业离别广院后以教员身份第一次重返校园是在1990年12月24日。那一天也是阴阴冷冷的,我在过去的回忆中说过,一身正装外套风衣,与当时的东京职员打扮一模一样。
为什么要在年底到大学报到呢?我也曾回忆过,那是我的班主任,当时的系主任曹璐教的,她说,你也算是重新参加革命了,到时一算资历,是90年呢还是91年,差别会是很大的,当然,她是受到组织系统中所谓“长征干部”还是“三八式”干部的影响,很在意“参加革命”的年份。
我很听话地去了。到了大学找到位置五号楼的新闻系会议室,时间正好靠近中午,系里的老师出出进进非常忙碌,一问,正在准备聚餐吃火锅呢。系里一些老教师以前也认识,见面很热情地打招呼。那时广告只是一个五六个人的教研室,成员没见到,只是见到副主任刘庆东和副书记文闸在前后张罗,招呼我快来快来趁热吃。
曹璐看我不太适应,就一脸正色地说,这年头做事不容易,能吃上火锅就很不错啦。这句话让我刻骨铭心,所以每每提醒广告学院的同仁我都会有这么一句,这年头,能吃上火锅就不错啦!
第一次,刻意观察我将要工作的地方,一间十来平米的屋子,几张拼在一起的办公桌,还有老勾经常说到的“五种颜色拼凑起来的六张椅子”。
在走廊的最东头,有一间神秘的大门紧闭的“实验室”。曹老师带我进去了,打开罩着的布帘露出一个电视台常见的操作台。曹老师说,这是我们的宝贝,可以做电视广告的控制台,花了二十多万呢。说完又匆匆把布帘戴上,因为,主管的教员不在,不能乱动这里的宝贝。
事后我知道,1988年申报广告专业,1989年开始招生,大学给过一笔专业经费,也就是二十多万吧,全部置办了这个家当。
在我印象中,这个家当设备不全,没法运行,光是摆设而已,一次教学,科研都没有用过。后来如何处理,我也不得而知了。


已经消失的五号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