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晚会还有一个小时,无聊就发文,然后,明天如果有空再补图。反正每天都要发文而成为任务,只好先抓紧时间完成任务再说。
跨年之后以为可以消停,因为有学生问到如何做生日,我就回答,有计划了,就是那个跨年庆了。那天有点冷而且有点晚,所以,来的基本都是在校学生。大学也为了低调,同月同日的学生找来了好几个,所以,谁也搞不清给谁过的生日。我很喜欢这样,不喜欢高调,不喜欢突出。那天最令我震撼的是切蛋糕,切完以后就该分享美味,其实错了,所以的人涌上来就是用手抓蛋糕奶油,然后互相涂抹。我很不理解,他们就说你已经被OUT了。你们那个年代的人,除了吃还知道个啥。
我懂了,蛋糕不是拿来吃的,是拿来玩的。以后专门生产泡沫蛋糕,让大家玩个痛快就好。
昨天又被叶晓那个93广告安排了。属于八零后的学生,真是有模有样了。吃的不是蛋糕,是寿桃,巨大的豆沙包子。当然,很认真地吃,剩下的还要带回家慢慢品味。
学生们团团一坐,居然也过四张了,好像大学的每周例会。我的同事当中诸如何辉康瑾周艳就是九三级的,以前在大学老见,现在是在酒桌上见,还要被祝寿,很怪异的感觉。只有大量回忆当年事情的时候,才逐渐找到感觉。真的,学生就是学生,那轮廓又慢慢出现了。
那都是什么时候的事情了。九三级,距今都有二十多年了。那个时候我没到四十,刚刚晋身副教授,第一次带研究生。那个时候也是忙忙叨叨,每天要忙乎许多的事情。
其实,学生们的记忆也是一样,老师每周给上课,上课就做作业,什么作业呢?调查创意加策划,作业一完就给厂家,天天就跟打狼似的。我说不对吧,我们那个时候都心有高远志向,攀登学术高峰耶。学生的回忆当中最深印象好像就是干活干活还是干活。真是农民一样的干活。
像农民一样地干活那是金川的专利。他来自厦大,厦大老师问,你到广院跟着老黄学习有啥感觉呀?呵呵。累呀,和农民一样干活呀。
学生印象最深的就是干活,而后来最大的收获,也就是到了社会最可以融入社会的本领就是干活当中学到的,练就的。最近有关部门问我为何重视社会实践带学生,那是不是早早就设计好的。我说才不,那是为了活下去,没有钱没有粮,爹不亲娘不爱,那只能靠自己双手找吃的,生存欲望最为重要。所以,我在前天的视点也说到这点,为了生存比什么都重要。
时间差不多了,该搁笔赴会去了。那是九零后的聚会,感想和照片以后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