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广州大厦,七点起看窗外,一眼看到银山大厦,大哥一家所在之处,还看到楼层上的红日,小小的,一点不炫。


今天十点半的航班返京,而后有一堆事情要处理,所以,不让马涛来接了。去机场路上和马涛也说到环境,说到机遇的等待和选择。本来答应在接机回家路上继续,看来不成,只好在坛子上叨唠这个话题了。
在个人发展的问题上,选择始终是一个个人行为,我的原则是不要替别人做选择,也不要被别人做选择。前程难料,到底应是谁的责任呢。当然,作为家长,好友,建议权是有的,可以积极参与建议,帮助分析,提出种种预设。但是,记住最后的拍板还是执行者本人。中国家长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给孩子决策,选择,自以为掌握了无数的机遇和应对的经验。其实,任何机遇都是相对的,很多的经验在摩尔定律作用之下毫无用处。就如股市,看到涨停板入市,结果反被套牢。国考也是,无数的人削尖脑袋挤进公务员系列,为什么?为人民服务?绝不。为的是安稳,表面收入一般灰色收入多多。问题是,不合理的事情无法长存,除非这个国家发神经了,不想过了。从今开始,公务员系类变得不尴不尬,形同鸡肋,因为未来的路向就是市场因素起决定性因素(三中全会语)。有人会反问,那你是鼓励孩子去创业罗,那会有多大的风险你知道吗。我知道,我从来不会贸然鼓励学生去创业的,尤其是本科生,中国的教育体系,最缺的就是创业教育,天天说创新,缺的就是创新。在这样的环境下学出来的基本就是几个教条,严重缺乏实用。知识不强,心理脆弱,能够经受大风大浪吗?创业不是投机,不是瞬间完成的事情,长期且有反复,要经历无数艰难险阻方能完成,没有这样的意志,耐力,能力,我会对学生说,算了,找一个稳妥的事情做做好了。
从教二十多年,最大的经验就是阅人无数,这些人,主要就是年轻人,非常优秀的头脑很聪明的人。我一直在想,为什么几年下来,各个人的进路大不相同。我从来不用世俗的成功或失败来衡量我的学生,因为好坏只有自己知道。我只关心他的预设和最终的实行,这种差异性的原因在哪?机场书天天卖的成功学我也翻阅过,很多属于讲一般道理甚至还是伪科学,当做心灵鸡汤也就罢了,不必当真。为什么?人有千差万别,所谓成功所谓机遇都是因人而异因事而异。在应对环境巨变的时候,可以从容镇静,这就是独立人格的心理成熟;再有,可以看透纷繁复杂的表象把握内在的变化机缘,这就需要知识,理性的,冷静的分析能力。
大学,能给你机遇吗?给不了。只能给你一种能力的锻炼,知识的学习。
好了,一个钟头,要登机了。这个话题就此打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