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日会:给原创栏目20佳颁奖
昨日全天今日半天,召开“2006年中国原创电视栏目20佳颁奖暨中国电视原创栏目高峰论坛”。主办者是中传大,老勾副校长代表大学致辞也是计划中的事情,不幸的是,会议召开前夕,老勾突发高烧,无法出席。找别的校长替代吧,想过,但是很难实现。其一、时间紧很难找;其二、领导们都有脾气,喜欢原创不喜欢替代。所以,我干脆不找了,自己说吧,代表大学又代表学院,省事了。
昨天的会议还行。邀请前来发言的嘉宾阵容强大,有人大的喻国明、清华的陆地,本校的周鸿铎、张亚欣,还有CSM的王兰柱。领奖嘉宾也厉害,上午有内蒙的万台、河南的王台、东方卫视的徐总,下午有杭州阿六头说新闻制片、浙江1860新闻眼制片、北京生活面对面制片、陕西开坛制片,还有重庆拍案说法制片。
一日会议,我坚持到最后,不只是为了客套,会议内容真的很精彩。尤其是制片人的发言,充满原创,暗合了我的视点所说。
建议《媒介》明年还搞,而且大搞。
升民视点六十
电视媒体的创新标志
不经意之间,《媒介》编辑部也搞了一个评奖,名曰“2006中国原创电视栏目20佳”。关于这次评奖,本期升民视点需要作几点声明。
第一、 这是一个没有什么商业色彩的评奖。不收费,也没有什么赞助,编辑部希望把这个活动搞得单纯一些,这样也就公正一些;
第二、 这是一个没有什么行政色彩的评奖。编辑部利用杂志本身,再加上一些专业网站,发发帖子,连一个像样的动员会也没有,当然,也就没有颁奖会,没有鲜花和红地毯;
第三、 这是一个多样组合的不带权威的评奖。有专家评委,本人也是其中一分子,有网站投票,还有若干参考的背景资料。
总而言之,与当今的评奖潮流多少有点区别,当别人以评奖为诱饵大搞商业活动的时候,编辑部认为,如果奖杯是可以买到的话,那么,所谓的评奖也就是一场金钱游戏,反而失去了原来的价值。再者,行政级别和权威光环需不需要呢?如果是一个涉及国计民生的大奖,或者,成为行业标杆的赛事,这是这可能是需要的,然而,这只是一个非常基层的评奖活动,而且,挂名为“原创”,行政级别的高低和权威的多少好像解决不了什么问题。一个作品影响多大?有无创新?其实有两个评价最值得重视。一个就是公众评价,收视率的高低、观众反应的强弱都是很好的参照物。再一个就是同行评价。搞出来一个东西,要蒙领导不难,因为领导很忙,而且基本都是外行,要蒙媒体也不难,三两个记者,一顿饭几个红包好歹可以打发,同行就很难蒙骗。俗话有说,要了解自己,问友莫如问敌。你在做什么,水平如何,竞争者都是大眼瞪小眼,原创的大小,品质的高低,谁都心知肚明。所以,我们设计的专家评委当中,同行评价占了相当的位置。
这次评奖的核心概念定位于“原创”与“栏目”。在“内容为王”的时代,原创的意义价值无须多言。作为精神产品的节目内容第一要素就是不可复制性,这是内容产品与工商产品最大的区别所在,所以,原创的要素排在评奖的第一位。不过,对于原创的把握,实在是一件很难的事情,独特的创意、技巧固然重要,能否引发市场的呼应共鸣,也是重要的考量。至于把栏目作为评奖的单位,编辑部也有自己的考虑。实际上,台的规模不断扩大,经营数个甚至十多个频道,台的品牌战略依赖的是频道建设,而频道的基础就是栏目,再而是节目。记得笔者在一次视点中说过,所谓品牌,其实是受众的头脑记忆和印像,形成这种记忆和印象,节目显得细碎,频道显得庞杂,比较合适的记忆单位就是栏目。具有创新型的个性独特的栏目,随时间推移,成为频道的品牌建构。在诸多的节目类型之中,电视剧和大型综艺已经高度社会化,可以考量一个台的财力但无从把握其创造力。栏目则不同,是否创新,是否适应环境,是否与时俱进,一目了然。
原创栏目,在当今的经营环境之下,正是台的创新标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