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BO 首页]
登陆博客 注册博客  
老农  人气量[6560220]
个人首页 | 管理博客 | 我的文章 | 我的相册 | 我的圈子 | 我的视频  
 
MYBO broadcast
search
 
个人简介
 
姓名:hsm
 
简介:注册之后就才能回复我的文章
二号发文:广告“垃圾”之说

休息,还接到任务。写完贴上,供大家批判。



广告“垃圾”之说



广告是不是文化垃圾?这是一个很老套的话题,估计伴随广告诞生、成长至今,有人喜好喋喋不休也有人为此大动肝火。《现代广告》的编辑显然属于后者,火急火燎给我发文,且要求我在元旦休息期间撰稿回覆。

围绕广告垃圾之说,赞成者和反对者各有各理,争论永无止境。我以为,要讨论这个问题,不妨先从三个角度入手,其一,讨论一下“垃圾”的概念,继而,看看广告的“垃圾”属性,最后,得出一个阶段性的小结。

首先,讨论一下“垃圾”。“垃圾”这个概念与个体和群体的需求有关,因而会因人而异,因事而异,其内涵变化与时俱进。在现实生活有没有绝对意义上的垃圾呢?对于个人或者集体来说,存在着需要,这就是资源,不存在需要,就把它视为“垃圾”。而对待“垃圾”,以前是简单地“远离”,“填埋”或者“抛弃”,但是,随着人类的和谐发展,现在采用一种宽容的平和的多元的态度对待个人或者集体不需要的“垃圾”。如,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尽可能地进行资源再生利用等,也就是说“变废为宝”。对于物质的“垃圾”如此,对待所谓“文化垃圾”也有这样的倾向。过去,人们很简单地依据自己的好恶判别所谓“高雅”和“低俗”,人为地划出不平等的壕沟,所谓精华所谓垃圾由此而生,随着社会进步,人们开始批判这种简单粗暴的做法,采用比较宽容的态度对待多元的文化现象。不轻易把某种自己难以理解难以接受的文化现象简单地称之为“垃圾”。

那么,继而讨论一下广告到底属不属于“垃圾”。我个人认为,对于广告属不属于“垃圾”,其实也是因人而异,因事而异。广告说到底属于信息传播。如果你存在消费需要,广告就是宝贵的信息资源,如果你没有任何消费需要,那再好的广告,可能也是多余的,在这个场合,你不妨把它称之为“垃圾”,你可以不闻不问,掩着耳朵捂着眼睛。但是,这里有两个障碍难以逾越,其一,在现实生活中谁能做到无欲无念呢?其二,地球如此之狭小,你能够躲到哪里去呢。记得若干年前央视的“实话实说”节目在议论广告问题。最后,主持人崔永元问几位参会嘉宾,用一句话表达自己的愿望,有位嘉宾说,他愿意生活在一个没有广告的世界里。这句话得到全场掌声。不过,事后想想,发现这只是一句伟大的空话而已。现代生活中谁能够远离广告呢?没有电视广告存在报纸广告,没有报纸广告存在杂志广告,户外广告,店招广告,小纸条广告。说到底,广告是应你的需求而生,有了消费的需求和满足这种需求的可能,广告就出现了,消费者和生产者通过广告这个桥梁,完成双方的交易。所以,我每听到远离广告或者不要广告之类的说法,我就想,这个人要么就是不想活了,要么,就是想当一个光着屁股满山跑的野蛮人。

好了,知道广告的“垃圾”属性之后,我们要讨论第三个问题。需要和喜欢广告就不说了,碰到我们不需要,或者,不喜欢的时候怎么办呢?这就涉及到广告的传播和空间问题了。广告是什么?信息而已,这个信息向谁传递,如何传递,传递的量有多大,其实是广告主和媒体的共谋结果。广告主的商业逻辑是少投入多产出,希望广告�到自己所需要的对象而且越是精准越好。媒体就不一样了,广告越多收入就越多。元旦的《北京晚报》的“北京论语”刊登了一则“声音”:“外科赚了钱,就把患者转到化疗科化疗,然后再转到放疗科放疗,等到这些科室的钱都赚够了,再把病人扔到中医科去��广州市南方医院副院长罗荣城语”。这话也可以说我们的一些无良媒体,想着法登广告,让广告主多投广告,结果就有了评论所说的那些不太愉快的结果。到了这个时候,本来应该广告主、广告代理和媒体一起讨论一下广告公共空间的伦理规范问题,但是,媒体评论先开骂了,还说要远离,轻轻松松把自己的责任撇掉了,这种虚伪加滑头,正如俗话所说,当了婊子还想立个牌坊呢!

有了阶段性小结,就此打住罢了。某日路过报摊,有人问报贩,有晚报吗?答曰,卖完了,只有晨报要么?不要。看厚厚的晨报摞在一旁,心想,没人要,可以算是垃圾了吧?

呵呵。



敬启者:

《现代广告》杂志,创刊于1994年,由国家工商管理总局主管,中国广告协会主办,迄今已在中国广告行业中极具权威性和影响力,是名列国家新闻出版署“中国期刊方阵”中惟一的广告专业期刊。

《现代广告》杂志为国际标准大16开,全彩色印刷,全球发行,发行量长期稳定在同类期刊前列。

我们想就如下问题约请黄升民老师协助写稿。请给予支持和帮助。谢谢。



广告并非文化“垃圾”

背景:晨报评论《“垃圾”面前我们一败涂地》,最新公布的一份报告称,英国孩子们“淹没”在铺天盖地的广告和商品中。“垃圾文化”正蚕食儿童心灵。10名3岁的孩子里,有7个孩子认识麦当劳的商标,却不知道自己姓什么。而10岁左右的孩子“认识300至400个品牌,这个数字可能是他们认识的野生鸟类的20倍”。中国孩子情况不见得更好,社会一直呼吁让孩子远离垃圾文化,但这样的呼吁在商人逐利的天性面前却显得苍白无力。





主题:圈内人都知道广告是一种文化。但是现在还有不少社会上的人对广告有误解,把广告归结为“垃圾”文化。请您结合广告业的实际情况谈谈广告是否是“垃圾”文化,风格不限。

字数:700-900.

请在1月2号前把稿件发到phoneixesy21@126.com。
  [ 上一篇日志 ]   [ 下一篇日志 ] 浏览 [3229] 评论 [0] 发表时间 [2007-01-02 12:08:00.0]  
 

回复

共有回复0个 共1页 1


手机认证弹窗

身份验证通知

公安部网安大队要求,

您需要身份验证后,

才能进行此操作!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广告合作 | 问题咨询
Copyright 2007 @ Mybo.com, All Right Reserved. ICP证:京ICP备1100659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