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重阳。
昨天有大学校庆晚会,本来想去看看,转念间想起还有本期视点未写,只好作罢。写什么呢?《媒介》编辑部的本期重点是介绍国际传媒集团,洋洋洒洒八大公司家谱,我动手写了一下,没有感觉,不写了。昨天看看时间,离截稿的死期只有二十多个小时,奋力前行,但是,还是不行。
今天重阳天气奇好,但是,稿子的压力大,起来第一件事情就是赶稿。八点半有本科的课,不能耽误,匆匆赶路。
九点开始评职称,本科研讨半个小时之后不得不中断,改在下午三点进行。十点多职称评定完成,回办公室赶稿,终于在吃饭前搞定,准备晚上贴出。
下午一点半,博士生综合考试,两个人考了近两小时。而后,给零六广告续课到五点。接着接待老家电视台来人。
与老家电视台有饭局。八点多回到家,忙杂事,准备明天出差到广西,深圳,广州,《媒介》的记者和我的学生已经到那边忙乎了,我给他们看稿,然后,写视点,居然也能一气呵成!
升民视点九十一
很辉煌,但也很烦恼
本期的主打文章题目是“国际传媒集团的烦恼与辉煌”,我想把这个题目的词序调整一下,叫做很辉煌,但也很烦恼。
何谓国际传媒集团?本刊编辑部列举了世界九大传媒集团,有百年承传之世家,如贝塔斯曼,有责任良心之公器,如英国BBC,有娱乐开路卫星天下之老默,还有技穷路末华丽转身之索尼。面对近来国内媒体“改制整合”、“制播分离”的大潮涌起,本刊记者左右采访于民间上下求索于网络,终于给诸位看官铺展出丰富多彩琳琅满目的国际传媒巨人的家谱。编辑部的用意其实非常简单,首先为那些整天飞来飞去的专家学者提供资料服务,整理事实罗列数据,免得诸位参会研讨时凭据不足而信口开河胡说八道,也给国内那些搞集团搞总台搞分离的各位老大提供一面镜子,一种参考,懂得在大国崛起之际,传媒可以做什么,应该做些什么。迈向规模化国际化的道路,不只是掌声鲜花,也有荆棘丛生陷阱遍布。
国际传媒集团规模之大常常被人们言及。记得十多年前刚刚接触国际性传媒集团的时候,我们首先会被其巨大的规模所震撼。国际传媒集团组织之庞杂,范围之广泛,人员之众多令国内的媒体同行感到头晕目眩。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国际传媒组织效仿工商企业的“集团化”手法,通过产业转型资本运作等一系列措施,不断收购兼并飞速膨胀,成为统领业界的巨无霸。的确,这是国际传媒集团辉煌的一面,然而,在环境剧变的今日,单纯的规模扩张开始备受质疑,巨大集团同样呈露出诸如决策迟缓效率低下以及成本高昂的“大企业通病”。经历过金融风暴的洗礼,巨大企业颓然倒地的事实不得不让传媒经营者重新思考,既然规模大意味着风险大责任大,那么,规模的扩张边界到底在哪里?烦恼不请自来。
国际传媒集团技术之新也常常令人叹为观止。从互联网到手机电视,从电子图书到卫星推送,国际传媒集团既是数字技术的投资者也是鼓吹者。为了与新媒体同步,国际传媒集团在投入巨资同时频繁进行组织调整业务重构以适应新的市场需求。既是传统媒体的大佬也是新兴媒体的推手,这也是国际传媒集团的辉煌,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新媒体的投入赢得了掌声却没有迎来利润,支撑大局依然是传统媒体的传统业务为主。随着技术发展,新媒体日渐成熟做大且冒出若干强豪,然而,可能是组织文化的不适应,也可能是传统经营方式的强大制约,国际传媒集团逐步脱离新媒体的第一方阵,反而成为传统媒体势力的代言,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莫名的烦恼。
媒体不能只是一味考虑做大做新,关键在于做强。有传媒学者如是说。那么媒体之强强在哪里?从点到面细数国际传媒集团的家谱,不同的国际传媒集团有着不同的演进路线,不同的技术偏好,然而,高度重视内容产业的投入,将其视为不可替代的核心经营资源,这是九大传媒集团的共同点。“内容为王”的口号喊了多年,真正要做到“为王”,巨大的组织可谓王座之基础,形成垄断的传输覆盖技术可谓行使王威之权杖,而那些为千千万万人群所追求所渴望的形式多样的“稀缺内容”,可谓熠熠生辉的王者之冠。问题是,处在多元裂变且不断革命的媒体环境当中,生产者所建构的专业藩篱屡屡被草根突破,传输成本一降再降已经从稀缺转为丰裕,在供不应求环境下形成的所谓“注意力”在信息洪水的荡涤之下不断离散不断稀释,于是出现前所未有的基座动摇权杖失色皇冠坠地。这种无以言状的烦恼其实是对于未来无从把握无从排解的深深的恐惧。
辉煌的背后是无穷的烦恼,烦恼的深层是恐惧,这是我对于八大传媒集团的一个解读。以此为镜,审视我们熟悉的国内大媒体,如央视,如文广,那又该如何评判呢?记得十年前各个媒体老大朝着“集团化”、“国际化”的宏大目标摩拳擦掌蓄势待发,我给当时的央视做过如此评判,央视对于媒体产业经营,可谓是“内战内行,外战外行;硬件够硬,软件够软;小脑发达,大脑萎缩”,这些话说得有点辛辣,让不少朋友感到不舒服,不过,时至今日,这些话过时了吗?
国际传媒集团居然也有如此的烦恼和恐惧,那么,作为后辈的国内传媒集团可以免除吗?前进途上,只会有更多的矛盾,风险,冲突,所以,只能小心翼翼,依旧摸索前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