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上一个故事,大学的执掌者驱动了利益导向之轮,学院和个人这艘扁舟如何为名而动。这个故事分四个章节,分别是“何谓火坑”,“继续填坑”,“损利得名”和最后的小结。
一,海南办校必然成为传大第三个大坑。我在传大,目睹了南京和青岛两个大坑之兴起又迅速回填。海南之坑,源于执掌者前任之美丽构想,但事实很骨感。之前有一位副校长实地考察,勃然大怒,他看到了两个严重问题,一是与当地合约问题严重,二是所谓的国际合作名不副实。可惜他怒气未消就翻车了,有坊间传言他当晚在接风宴会饮酒过头,被网上的性骚扰传言撸下台了。
副校被撤,书记退休,但海南的大坑依然存在,谁去收拾呢?有天我出差茅台,接到赵新利电话,那时他还是副院长。他说,领导派遣他到海南,给他一院长位置,问我去还是不去。我说,不去,那是一个坑,如果加上一个字,就叫火坑。我的理由很简单,他的知识背景做不了这份工作。他犹豫了几天,最后还是决定去海南了。他给我的一句话,虽然风险巨大,但也是一个机会吧。
二,填坑不已。从我的经验来看,对待海南这个大坑,新上任的执掌者有两个选择,一是止损撤退,再是押宝豪赌。这使我想起了当初的南京,也是遇到了合作者的问题,同样遭遇了止损或者豪赌的二选一,结果当时的执掌者赌上了一把,满盘皆输。海南也遇到了一样的选择,执掌者决定继续豪赌且不带任何合作者,单枪匹马地应对。这也符合风投逻辑,风险越大利益越高,在有限的时间内借助国际名校合作和国内留学需求,打出国际办学招牌,实现高收费好学校的目标。赵副院毅然决然去填坑的行为很快得到了回报,那不是利益的回报,是名分,之前从副高一跃为正高博导,副处转为正处之后又同时获得万人继而朝长江进军。
问题是,海南的坑实在太大了,地方的合作还没了结,国际合作依然是汤汤水水,高收费的学生已到,咋办?真有随时有爆雷的风险。执掌者派出擅长把控舆情的副手常驻海南,为将来计把若干当红专业挪移过去做填埋砖块,同时,还需要掌握不可或缺的流动资金。
三,填坑,就是拆东墙补西墙。我常常说,传大是一个资源匮乏的大学,它的主要资源就是招生指标,尤其是艺术类的招生指标。那天听到赵新利说,广告学院设计专业不办了,从明年开始全部挪移到海南陵水。美其名曰是”专业调整“,实质就是割肉填坑。广告学院的设计专业已经开办了二十来年,有地位也有影响,虽然近年出现了就业率下降的问题。整块拿走,一是给海南输血,二是免除自身的就业指标压力,这是一箭双雕嘛。
钱的问题也很严重,我在前文说过,恒源祥的一个亿捐款,如同天上掉下来的大馅饼,一亿加上四千万政府补贴,绝对是大钱,可以解决海南的燃眉之急。掮客就是何海明,为此兴奋得小脸红扑扑,金主爸爸刘老板绝对是金钱游戏高手,为钱干搓两手的执掌者给羊羊羊送楼割地还顺带学院更名(我推测,就是典型的农贸市场卖大包,给指标给屋子嫌不够,那就联名搞学院搭上吧)。在这个场合,刘老板当然不会拒绝,不要白不要,马上吩咐手下特办大办,争取在70年校庆之际拿出来更名工程(资本家的血脉就是如此,不管何种场合,图名图利是必须的)。没想到这个方案被赵新利那天”学院改名博物馆也名就会有钱来“的提早泄露遭遇资深教授一通暴打而胎死腹中。
咋办?交易还要进行,因为海南的口子依然流血,缺钱啊!执掌者催办余下捐资,刘老板就用更名不成做推脱,因为他也没钱只好拖延。大学缺钱用学院更名找钱,这怎么也说不过去的,因为社会会来问责,说是资本干预学术等等,马上会有舆情。为了打破僵局只能动用赵新利亲自出场,以调整专业和学院更名同时进行,倒逼刘老板给余下的六千万。赵新利和陈江华商量出一个方案,神不知鬼不觉弄出一个”民意调查“,上题问专业调整下题问学院更名,然后迅速实行再向大学高层汇报,高层马上应允,且得出一个结论:方案得到学院大多数的赞成,所以就算通过啦。估计他们背后还商量好,如果有反对者就推脱,那是基层大众同意的方案嘛,所以我们就执行了。这突然让我想起文革时代那一套。
专业调整和学院更名,都是有损学院利益的事情,身为院长的赵新利为何要做这样的事情呢?果真是刀刃向内哦。他不会为了利益吧,凭我对这个师弟的了解,三瓜两枣的事他不会操心的,那就只有一个解释,为了自身的功名实现。这个功名可能是一个荣誉,如什么万人什么长江之类,因为自从得到了“小万人”他就惦记那个“大长江”,还有,当然就是级别了,如处级或者局级甚至部级。这些功名,以前是凭借实力争取的,当下环境,只能靠上级的”推举“。你办事,我推举就成为社会功名成就的闭环。
果然,他通过这番骚操作得到回报了,前两天他接到通知,前往中央党校学习去了。此番是镀金还是踏上台阶?你猜你猜你猜猜!
四,做得蠢,露出马脚。可惜,上述方案在执行过程露了马脚,因为事前资深教授过问此事,赵新利和陈江华信誓旦旦,说眼下没有这类议题,如果有,也会通知大伙充分议论充分研究再进行。就在资深教授离席十分钟不到,赵新利陈江华急匆匆抛出了一份民意调查问卷,让大家草草填答然后关门整理,第二天马不停蹄向大学高层汇报。懂市场调查的人都知道,这是典型的数据操弄数据造假嘛,所得结果无效且不被采信的;还有另外一个麻烦,赵新利吸取教训不再强调更名有钱之说,改为按照学科发展进行专业和学院更名事项,如果这样,原来的操作就属于违规了。因为学科事情有学科程序和流程,先有材料报备进行提案,有学院层级的学术分委会(教授委员会)进行讨论投票通过,再由上一级的大学学术委员会进行审议,如果没有这个流程,可以视为违规操作,属于非法行为。
专业调整和学院更名,虽然还有王晖副校长和张副书记在底下嘀嘀咕咕,但已经成了夹生饭,进退两难。要霸王硬上弓吧,有点底气不足。就此歇息吧,面子不好过。我那天路过校长楼,看到教育部进驻中国传媒大学督办本科教育的工作组招牌,打算有空和他们谈谈,探讨一下上述事情。我开始打草稿,题目就叫“中国传媒大学资深教授黄升民给教育部工作组反映的几个问题”。我要说的,坛子都有,只是文字会严肃一点,事实细节会增加一点,如此而已不必害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