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早起来就摆摊。先是把那把遮阳伞撑起来,然后,摆上桌椅,最后,放好茶具。那是七八年前赵总送的。这套茶具很别致,平日放在茶室,今天亮出来,因为赵总来。

周四那天报告会结束时候赵总约我端午喝一小口,我说,那就来王府吧。院子摆摊,我做叉烧你做牛排,吃好吹水,可以吹个天昏地暗。小小来,还有刘陈两同学来。吹水必须有听众,四五人一唱一和正好。
我做叉烧,今天有突破,配上彭三给摘的苦菊,苋菜,味道很鲜美。陈同学说,如果加点米饭,更好。赵总按着视频教材做牛排,功夫可以了。来的时候忘记带黄油,现点,半个小时不到送来了。
还有学生带来的甜点水果,该有的都有了。更多的是吹水的话题。周四有广告主研究报告发表,按照老勾的计算,广告主研究已经持续做了二十四年,小小读博就开始广告主研究,做过广告生态,也做过《广告主》杂志,这过程参与的学生一拨一拨地换,犹如走马灯,好的坏的高兴的难过的都有。二十多年前带过的学生,有的身居远方,至今联系依旧,也有近在咫尺,说是同事却如路人。我说这些变化我也看到,俗话说女大十八变,有一些从坏变好,也有一些从好变坏,我一路看去,只是呵呵不已,亲疏也就是缘分,随他好了,用不着扎心。

忽然想起如此诗句: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周五中午有大雨,我赶到大学与张同学吃午饭。西街出来了一个粤菜馆,居然还有煲仔饭。吃完一同去广告博物馆。张同学要给选修的本科生讲品牌,我要给他做课引。
给大家合影之后我随口说到,人人都说品牌,也想做品牌。在博物馆的这个讲坛上,好多人都讲过品牌理论品牌传播品牌文化。据我的经验,我对那些品牌专家的胡扯不太感冒,以我的江湖经验来看,做品牌有两个关键,一是历史感,品牌的价值在于积累在于沉淀,三两年做不出品牌的,需要一个长时间持续的积累,三天一个变,何来品牌?二是互动感,不是你想品牌就是品牌,得有对方的认可认同形成互动的共识共感,形成意识的结晶才可谓之品牌。自我中心自我吹嘘的自大狂做不出品牌的。
课引说完,退场开车回王府,准备端午的几人对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