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四下午的工作照,主讲刘,监军黄,背景是一群本科生。学生来历不清,名字不详,但他们的问题提得很清晰,如内容营销,内容审查与引导,主流媒体与Z时代的代差等等。这次讲授的内容称为“媒介论”,周二研究生授课由马总担纲,周四本科由阿三担纲,讲述线条很清楚,本院持续二十年的媒介产业研究。课间,还要带领学生去三楼的《媒介》编辑部观看封面墙。二十年二百多的封面贴满墙,每期的主打内容一一展示。我认为,这面墙是给懂行的人看的,由此知道我们的研究历程,思路和观点贡献。这一点不输于市面的所谓“重大”,许多的所谓人文重大,热闹一下就收起来了。好的研究,必须视野开阔,有系统有持续,观点独到且经得住历史的考验。
本科生的课上我发问,知道《媒介》吗?看过《媒介》吗?其实,这个问题我也问过研究生,问过那些研究媒介的学者。如果他们的反应是一脸的懵懂,我就知道,他们与媒介产业的实际存在相当的距离。如果是学生的话,那种反应也是正常的,需要我们讲述,观看,讨论,如果是大学的新闻传播学者的话,我只能呵呵。
下午上课,插进一项内容,有唐仁承先生的赠书仪式。唐老是上海广告四杰,他撰写的《广告策划》出版于1986年,中国恢复商业广告的第一本,做过梅林老总,可口可乐中国区老总。之前他微我,说想给广告博物馆赠书,我建议最好来一次博物馆现场,这有仪式感。广协学委会的小关闻说此事也表示支持,帮助解决宿费路费。中午新国交一餐,学院赵给了赞助。
下午,就在我课上举行赠书仪式。



课间学生随老师参观三楼封面展,我在馆内溜达。课堂的外边很热闹,有新的展览在布置,一问,是段校派来的活儿,中华礼赞展,用了一楼环廊,把学院展的部分也遮挡住了。据说展期十天,到时又恢复原样。我围着环廊走了一圈,看到各种服饰,我电话段校,如此难看的东西如何礼赞呢?是不是要给我一点有碍观瞻费。他说你不懂的,这是一个巡回展,也是重大课题成果展,这真叫我呵呵不已。



四点半下课,赶往东直门,有唐老的回请。全是当年的老熟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