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BO 首页]
登陆博客 注册博客  
老农  人气量[6564082]
个人首页 | 管理博客 | 我的文章 | 我的相册 | 我的圈子 | 我的视频  
 
MYBO broadcast
search
 
个人简介
 
姓名:hsm
 
简介:注册之后就才能回复我的文章
南归九:路过海珠桥,又见大兵像

 

      在诸多的现代雕塑中,这是我最喜欢的,立在海珠广场的南下解放军雕塑。手捧鲜花的持枪士兵,潘鹤的作品,同类作品还有一个,一老一少的红军塑像。过雪山草地的途中,一个老兵正给小兵吹笛子。


    今天要去文德路做画框,导航神差鬼使让我走过海珠桥。当我一看到海珠广场,热血沸腾。左边是广交会的最早旧址,右边是六十年代广州的最高建筑,二十七层的广州宾馆。昨天我还在改老妹的文稿,题目就叫“小太阳”,说起1966年文革前一段回忆。


 


小太阳(老妹文节选)


1965年对于大家和小家都发生了许多的事情。往大里说,国民经济调整已经完成,中国实验成功第一颗原子弹,市场供应逐渐稳定发展,银幕上可以看到北京的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广州市也开始演练自己的《东方红》音乐舞蹈史诗,据统计共演了八个月,200场,观众达85万。那段时间中山纪念堂一带每天落日后,灯光辉煌,人头拥拥,热闹非凡,象是过节一样。往小里说,1965年省人委在大石街建设一批新的宿舍楼房,我们家已经排上队了,可能分到一个套房。大哥那年刚好放暑假回家,父亲还带他到正在建设的工地参观。预计1966年中可以入住,六口人挤在十几平方米的日子终于熬到头了!

19664月中旬的一天,父亲告诉全家早点吃晚饭,然后一起去看“小太阳”。我不知道什么叫“小太阳”,听说全家一起去,心里非常高兴,因为那天晚母亲也跟了我们一起去凑热闹。吃罢晚饭,我们赶到看“小太阳”的广场,只见到处已经挤得人山人海。我们好不容易地找了一个靠栏杆的地方,站在那里等待着。在昏暗的街灯下我只能辨别这地方在江边的地方,人人都抬着头瞧着一座黑黑的、高大的楼房,听见围观的人说“广交会展览馆”。站在人堆里自己显得特别渺小,但父母和哥哥们在身边围着,心里感到非常安全和幸福。我昂着头往大楼上看,耐心地等待着。

突然一道刺眼的亮光,闪电似的从大楼上射出来,在广场等待的人们同时发出一阵“哗!”的惊喜声,顿时整个广场都在这小太阳的照耀下像是白天一样,人人的脸上挂着喜气洋洋的笑容。有些观众即时拿出书本或报纸,试图在这灯光下能否能看得清楚,“哗,看得很清楚呀!” “这就是小太阳灯啊!” 那天是春季广交会第一期开幕,小太阳灯是当时国内制造的碘钨灯,已属那个时代的高科技了。小太阳明亮的灯光满足了广州市民的好奇心,为看这盏灯几乎倾城空巷。拥挤的人群开始往家回,父亲紧紧地拉着我的手,怕我被人群挤掉。

   “小太阳”成了我一个无法磨灭的幸福回忆,常在我脑海中浮现。当时的情景是那样的清晰,又是那样的模糊。从孩提时代开始,我似乎对灯光有一种偏爱,它不仅是照明,而且给我温暖与快乐。尽管是在昏暗的灯光下长大,对于光明与温暖有一种本能的热爱


  

 


    老妹的笔触很细腻,正如她说的,许多过去的事情,时而模糊时而清晰。但是,从艰难中走过来的人,对于温暖和光明的追求,如本能一般,所以,那些记忆也是刻骨铭心的。


    老妹文中也说到了海珠桥。对于生活在广州的当地人,珠江已经立起许多的桥,唯独这一条是不可忘记的。它曾经是广州繁华的象征,日军轰炸过,国民党撤退毁弃过,50年重新修复,现在又扩建了桥面。







    海珠桥,估计来来回回无数次,但是站在桥面上看珠江,好像是第一回。




  [ 上一篇日志 ]   [ 下一篇日志 ] 浏览 [838] 评论 [0] 发表时间 [2022-01-27 15:45:35.0]  
 

回复

共有回复0个 共1页 1


手机认证弹窗

身份验证通知

公安部网安大队要求,

您需要身份验证后,

才能进行此操作!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广告合作 | 问题咨询
Copyright 2007 @ Mybo.com, All Right Reserved. ICP证:京ICP备1100659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