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央视财经频道的两位主持人正为下午的70年品牌峰会做主持。我的任务是到会致辞,最近,随着年龄增大,这种活儿越来越多了。致辞,三分钟内,而且,还有备稿,说什么都不用操心了。





大国品牌是央视的一个栏目,三分钟讲述企业品牌故事,据说人气很旺。年初为国品计划写信之后,栏目的创始人吴刚找到我,广院出身的他想给我们做点什么,于是,就说好今年庆祝七十年的品牌展。他要在鸟巢作展,随后移师广告博物馆。可是,今年大事多多,鸟巢估计很难排,博物馆这端倒是顺利,很快就有新展,中国广告四十年展,还带品牌展。刘英华的活儿。
来了不少企业,有颁奖,除了本土,还有是个海外企业的颁奖,这还是真不错。

昨天说到匿名投书领导事,据说大学领导也有转达,希望院方调查调查。院方电话问到我的态度,我说,一,匿名投书做法不好,屁大的事就找最高领导,藏头藏尾的,没那个必要;二,以什么杂志做考核,正如考试闭卷还是开卷一样,完全是教员训练和授课的权力,这与职称考核的标准是不一样的,两个扯在一块,太无知了;三,我认为既然是学生无知,需要详细地介绍学院的传统和文化,适应教学和科研的要求;四,有学生提出了异议,也可以在教授会上做讨论,适当扩大考核的范围,做设计的,做纯学术的,做应用的都要有相应的考核指标。
说到考核指标,目前大学也是乱得一锅粥。出了许多史上最严的考核指标,引发教员闹闹哄哄。我说,还说奔一流呢,完全是自掘坟墓。自己的队伍都乱了,谁有心思去做那些高大上的事情?任何的指标,都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不能一刀切,更不能不切实际做高标准。指定论文发表指标的那一套,我是非常反对的。几本刊物就能反映多元复杂的学科生态吗?完全不能,硬做就是毁掉了整个大学科研体系。这就是典型的学科八股。出不了成果也出不了人才。
每次有新领导来,都喜欢哼哼“哈佛”,“耶鲁”,要么,言必称“北大”清华“,听到我就反胃。哈佛再好,北大再牛,与你这个传大一毛子关系也没有。他做他的,躺着可以来钱,你这个传大就是苦哈哈撅着屁股干活的料。人家的高标准,人家的国家项目,躺着有人送,我们有吗?个别有,大都没有。那样就得实事求是地做,大有大的活法,小有小的聪明。小小个楞往大里装,作死去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