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BO 首页]
登陆博客 注册博客  
老农  人气量[6880733]
个人首页 | 管理博客 | 我的文章 | 我的相册 | 我的圈子 | 我的视频  
 
MYBO broadcast
search
 
个人简介
 
姓名:hsm
 
简介:注册之后就才能回复我的文章
5.18:《媒介》的音频崛起

 

有声世界的无声崛起

 

本期主打音频产业。


之前,编辑部从广播角度关注过,早在2002年就推出封面主题“广播‘弱势’吗?”,而后又说过“广播由弱变强”。两年前观察的视角从电台经营延申至音乐市场,说它是一股产业“炫流“,可以”环流不已“。本期主打对整个音频产业进行了一番梳理。之所以关注音频领域,编辑部也有自己的说法,当文字、视频纷纷抢夺用户眼球的时候,会不会存在一个不被人注意的,拥有庞大需求群体的隐形产业呢?


本期7篇文章对音频产业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扫描:有音频平台伴随移动网络技术兴起,平台化操作聚集海量内容,资本加持下不断攻城略地,成为音频产业中重要参与力量;有转型中的传统广播,当主角光环不在,需要面对的是一场收复失地的生存战役;有作为音频内容的分支风头正劲的有声书,虽然将出版物声音化的生意始来已久,但如今天这般被互联网式彻底改造并对接用户需求,好似打开了全新世界;有音频课携声音伴随解惑之势一脚迈入更为火爆知识付费,个性化的知识碎片俘获了大波新生态用户的心,成为年轻人孤独成长的闲静一隅……同样还有听听FM,在行一点的鲜活案例,由此可看到音频产业的全貌。


这是一个具有发展前景的产业。一是市场空间广阔,就细分市场而言,有声书、音频课等领域都被预估将达到百亿级,整个视听行业接近两千亿的市场规模,可以给投资者足够的想象空间;二是产业链延展,在版权方-声音制作方-平台运营方-用户构成的有声内容产业链中,技术、资源、资金、人才仍在不断聚集,围绕音频的产业链愈益延伸,价值链日趋成形;三是商业模式清晰,从原先单一的广告营销到面向用户的有偿付费,音频课、直播打赏、会员费……音频的商业故事越讲越丰富,释放出范围经济的种种效应。用三个维度梳理音频产业,笔者依然意犹未尽,人们关注产业发展,不只是过去或者当前,更会在意它的将来。在当下媒体融合化智能化的潮流之下,音频产业还会产生什么样的突变呢?


首先,融合正在消解音频内容原有的产业边界。受限于技术、内容等现实问题,耳朵经济的市场发展有先后快慢,形成了当下的产业态势,但依然可以明确的是,一股融合之势也正在消解原有边界,打开新的听觉世界。主要表现有三方面:内容生产的融合,传统直播间的广播人与社会各界的声音达人和音频自媒体人之间逐渐模糊,融合为声音制作人;传输形态的融合,声音可以承载任何内容的特性,也决定了声音可以与任何形态相融合,音频卷入视频,视频融入音频,原先人为划分的音频产业,将会呈现出复合形态的视听融合的新景象;产业之间的融合,音频产业从补充到颠覆,深刻改变了广播出版业,并与更多的传统产业相融合。当所有的印刷物都转化为声音内容,对接用户的细分需求,打破时空界限的空中课堂,音频课早已走出知识付费的范畴,与传统的教育行业进行跨界融合。


再者,智能化将使音频占据人机交互的制高点。声音作为传播工具是历史最古老的,但如今却身处最新锐前沿的科技领域。作为人机交互的新范式,搭载人工智能技术之后的声音,实现了从指令、触达到反馈的流畅操控,成为科技巨头和开发者最为关注的创新领域。万物互联时代,声音作为检索手段、识别工具,不仅使每个用户具备各场景下智能终端操控能力,而且基于用户搜索行为、收听记录的数据沉淀,以及对不同终端设备的打通连接,还将为耳朵经济带来巨大推动力。


这是一门有关耳朵的生意。音频产业之所以崛起,重要的原因是在于对耳朵经济的撬动,在于唤醒耳朵的听觉消费。音频、声音、或者说听觉交流是人的本能,也是最基本的需求。基于听觉的消费,可接收资讯,可抚慰心灵,可答疑解惑,还可互动交友……听觉消费的背后存在巨大的市场需求。世人皆有耳,听觉无边界,远非现有千亿规模所能涵盖。与热闹喧嚣的短视频相比,音频产业显得静默而低调。可偏就是这个看上去不起眼的小角色,却蕴含着巨大的能量。它根深蒂固、市场广阔、成本低廉,更为关键的是声音所独有的永恒魅力,没有酷炫造作,没有描红抹绿,无所谓时间新旧,不在乎空间大小,隐含着一种超越文字和视频的可以让人怦然心跳的力量。


音频产业正在悄然崛起,眼下是静水深流,在融合化和智能化的搅动之下,会不会汇入大江大河?会不会惊涛拍岸?


这个时代,凡事皆有可能。

 

  [ 上一篇日志 ]   [ 下一篇日志 ] 浏览 [1124] 评论 [1] 发表时间 [2019-05-18 07:43:17.0]  
 

回复
 hsm [2019-05-18 07:47:22.0]
拿到最新《媒介》杂志,接着到328会议室接受大学公众号的采访,说说《媒介》这本杂志。采访完毕合影,有大学公众号的记者,也有《媒介》编辑部工作的学生。

共有回复1个 共1页 1


手机认证弹窗

身份验证通知

公安部网安大队要求,

您需要身份验证后,

才能进行此操作!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广告合作 | 问题咨询
Copyright 2007 @ Mybo.com, All Right Reserved. ICP证:京ICP备1100659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