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从心开始
好像是电信系统的广告语,我历来认为这是一个最虚伪的广告语,因为,一边收取我的高额资费,一边要我从心沟通,不爽。不过,也是一条不错的广告语,因为最好的沟通,真是从心开始。这回看到ML和LH的书信往来,想想,还是挂上这个标题吧。
今天上午和杨院长走访央视国际,手机短信不停,挂上的来信,居然还有不少的振动效果。到了下午,我对上午的帖子做了一些技术处理,又收到了ML的来信,她倒是担心LH的压力。好的,我把LH的回答也贴上,算是扯平。
ML姐:
您好!
看了您的来信,我感觉自己挺受委屈的,我是怀着谦恭和平和的态度来回复这份信的,并不激动,也并激烈。我的回复并不是跟师姐您针锋相对,而只是把我做过的事和说过的话再呈现出来。我自认自己还比较随和、善良、没做过坏事,也不会在意您的那封信是否会造成黄老师对我的负面评价。只是不愿意让咱们这些小事耽误黄老师的宝贵时间。
我主要是没想到一次很明了的婉拒,会给您造成这么大的误会。可能主要还是咱们在沟通理解上有问题。我觉得在工作当中,招聘方和应聘方都是一个相互选择的过程,咱们虽然是在供需层面上多了一层师姐弟的身份,但也是避不开相互选择的这种关系。师姐,您说是吧?
自从第一次跟您电话沟通起,我就一直把您当成我的师姐,也一直尊重您。如果我在跟您的沟通中说错和做错了什么,在这里先向您道歉,呵呵
下面是我的回复和解释。
(LH:你好!
你每次都说请吃饭,这话很让我消受不了――我又不是图顿饭才去干嘛的,难道我不会理解别人的客套?!在请 黄 老师推荐人之前,我就想到了你,但当时你就是不肯更新自己的简历,而我手里你那份简历简直就像很不情愿自荐的一个过于简单的简历。)
师姐,关于上面那段话,我觉得您言过其实,甚至夸大了。
首先,我并没有“就是不肯更新自己的简历”。去年年底,我们msn聊天,您当时并没有说您已经换了工作,要招聘员工。这些我都不知道,也是后来我听王薇姐才知道的。您在msn上只是说要看看我的简历,我以为您只是以一个师姐的身份来对我的简历提提看法,帮我提高简历被HR选中的几率。
看过之后,您说要修改,但是也没告诉我为什么。当时我的看法是,一份简历要面对很多不同企业类型、不同工作岗位、甚至不同HR的口味和要求,所以在不知道对方口味和工作岗位要求的情况下,还是以不变应万变为上策。这是我当时的观点。因此,当您认为我的简历需要修改时,我回复您说,每个企业需要人才素质和重点是不一样,需要有一定的针对性。可能当时我的简历不符合您的看法和口味,但是我觉得不能以您的口味来代替其他公司、HR的口味,更何况您没跟我说您是要招人,我也不知道您已经换了工作。当然,如果我知道您那边是需要人,那我会做一份有针对性的简历。今年3月20日,您说再要我的简历,说是要看看,我之后传给您的简历就是我针对央广传媒的公司性质和工作岗位要求做了很大程度的修改。其次,您认为我“那份简历简直就像很不情愿自荐的一个过于简单的简历”,实际上您当时只言片语也没跟我提到要招聘新员工,所以“自荐”就无从谈起。事实求是的说,我对自己有几斤几两还是知道的,在学院里做项目从来都是抱着踏实学习、谦虚求教、任劳任怨的态度,还没有您说的那种“很不情愿”。
(恕我直言,这种过于简单的简历要么显得极度自信(名人的范儿),要么显得态度轻慢。)
您对我的这句话评价是过于武断了,也是我难以接受的。还是第一次有人这么评价我,因为之前别人的评价是我不太自信,呵呵
首先,您用两个“过于简单”来修饰我的简历,可是我那时给您的简历明明有两页纸,总字数已经达到了1200。我的简历内容包括了我的个人情况、工作经验、做过的项目和课题情况、获奖情况、个人评价等。我想这些已经把我的基本情况说得已经很清楚了,如果再多就不是“简历”了。更何况还有很多有经验的HR、其他的师兄师姐都说,简历最好是一页纸,言简意赅。在有的师姐说我的简历应再提炼、而您说我简历过于简单这样意见相反的情况下,我到底是听谁的呢,还是我自己做判断吧。
其次,您说我“极度自信(名人的范儿),显得态度轻慢”,这是我不能认同的。我出身农村,父母都是种田的老实农民,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我能读到硕士已经相当不容易。十岁我就跟我爸爸到田里收割水稻、上山砍柴,十三岁去离家十几里的山上采松脂油卖。父母希望通过这样来教育我读书的可贵和跳出龙门的期望。也因此,从小到大,我一直都很努力学习,被周围的同学老师、朋友评价最多的是谦虚好学,待人有礼貌,不骄傲自满。我自信这些基本的做人品德我还是有的。
即使有了成绩,我也没有傲慢、瞧不起别人,更何况我现在还没有成绩,哪有“极度自信”、“态度轻慢”的资本。问问经常跟我接触的老师、师兄师姐,我从来都是尊重师长、以礼待人,也没有自持学长身份对师弟师妹们傲慢过。所以我自认我在学院的口碑还是不错的,这一点您可以向经常接触我的周老师、王薇姐、刘英华老师、张宏老师、吕明杰师姐、刘珊师妹、孙铭欣师妹等甚至传达室的潘师傅和罗姐求证。潘师傅和罗姐虽然是打工的,但我也从来没对他们“态度轻慢”。
( 我要向人事部门推荐,自然需要理由,但是你不肯给,我能怎样求你给出我推荐你的理由呢?!我们这里每个岗位都有明确要求的,得匹配呀!)
您说您“向人事部门推荐,自然需要理由,但是你不肯给”。我的解释是:
一是第一次您向我要简历的时候,我还不知道您要我的简历是用来向“人事部门推荐”的,我不知道您要招人,这些您没告诉我吧。都是您自己一个人在想做什么,怎么考查别人,怎么招人,作为交流方的我却是一头雾水,毫不知情。
二是,既然您没告诉我要把我的简历向“人事部门推荐”,那么找推荐理由应该是您的事了,因为只有您明白这个岗位需要什么样素质和能力的人才。既然都是您自己一个人的想法和计划,不愿意告诉我,我都不知道您要我的简历是用来推荐的,怎么现在反而成了要我向您提供什么推荐理由呢。
不是我不肯给什么推荐理由,是我给了一份我认为还算详细的简历,您认为不满意。即使您不愿意透露您的招聘计划,但是我的简历上亮点都已经体现在那了,若是您认为和岗位不匹配了,那就可以让我提出哪些点吧。
(黄老师一直也没回复我的短信和邮件,还是在他生日全班请他吃饭的时候笑谈我催他推荐生源的事情,饭桌上 黄 老师很认真地向我推荐并当众介绍了你,吕明杰也大力举荐。回来后我又和你联系,你远在家乡过春节,又拿顿饭打发我这个报信儿的马大姐――这种态度实在令我有种莫名的感受,而且一次次加重。)
我是一个说话算数、说到做到的人。请您吃饭并不是一句客套话,也从来没有说拿顿饭来打发您的意思。请吃饭主要是感谢您上次帮我介绍去了上次那家付费频道公司实习和工作,是您给了我这个机会,知恩图报也我一直是我人生的准则。3月20日,您打来电话来要我的简历,我还强调说这顿饭是跑不了的。但是可能得等我这一阶段忙完论文和手头的事才比较有充裕的时间,事情总得有个轻重缓急。我自己初步的打算是4月初或5月初的那三天长假去找您。
(若不是 黄 老师推荐,吕明杰也推荐,王薇也夸赞、推荐你,我才不会保持对你的耐心和好奇。但是今早看到你说不来了的短信,你还是如此在意户口,且对我们这里的工作兴趣不大,只能是先前一切均枉然了。)
我找工作的态度是从来不打马虎眼,鲜明告白,并且在去年年底的时候就已经告诉了您我的要求了。我是一直尊重您的,也很感谢您,说实话,如果没有考虑户口等其他因素,我是很愿意去的,呵呵
(去年12月初我来公司上班,那等于放弃了先前公司的年终奖,自然在这边也是无缘年终奖;来这里工资比先前少了――可见我不是图钱。合同期只有一年。头衔是副经理,但是还没有下属。我首先得了解领导的意图,然后得让自己受到领导认可,不然我怎么推荐人选?部门工作重任压下来,急得我焦头烂额,你却是那个态度,我怎能强求?!后来见过了其他院校的硕士,甚至试用过也是传大传播硕士但非广告学院出品的,仍然都不满意。偏偏,广告学院的硕士又待价而沽(完全是褒义,我们广告学院的硕士确实很棒,能力确实很强,在劳动力市场的价位理应较高)――要求解决户口,这个问题实在非我能力所及。公司领导都已经说了,工作满两年,贡献优异、表现突出,可以申报解决户口。)
在找工作之前,我就对自己的工作定位和工作要求做了规划和定位,我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知道自己想找什么样的工作。有一个目标了,去努力追寻,试过了失败了,那我也心甘情愿。所以,哪怕最终我找不到工作,我回家种田都可以(我的QQ签名这个月一直是“回家斗地主分田地”)。
我在去年年底就跟您说过要找一个能解决户口的工作,您也知道我一直都没放弃这个工作条件。对于像我们这样的非北京户籍人士来说,没有北京户口就感觉就是茫茫大海中漂着的浮萍。所以您应该体会一下我们这些非北京户籍人士的感受,一是体会一下没有户口的不安全感,二是体会一下我们这些外来人口的种种压力。
春节时我在家的时候,您给我发来短信问我工作的事,我说自己还是比较在意户口,所以暂时没有去的计划。我想这个意思很清楚了。
3月20日,您打电话过来,开口就被您说成一个“很拽的样子”,我还感觉很愕然,不知道做错了什么。您说是让我给您传一份简历。我当时也还强调说并没有改变我的工作要求。要是没记错的话,您当时回复说,就是发一份简历看看,是不是面试笔试还要看我的简历。然后我发了我的简历。
3月30日,也就是昨天,接到人力资源电话,说是要第二天去笔试和面试,分上下午共一天时间。她问我是不是在意户口,我回答说是的。当时,我觉得如果经过笔试面试之后,您到时要是录取了我,而我因为这个工作没有达到我既定的要求而不去。那么,与其浪费双方宝贵的时间和精力,还不如现在早点回复婉拒。站在我的角度,您认为我是不是应该这么做呢?
(我不是个爱跳槽的人,我也不喜欢换工作。但是如今这家,真的让我享受到学以致用的乐趣,而且公司领导也大都很尊重、爱护人才。如果敢说先前的工作只是个饭碗,这里相对更像个舞台。你们为了个即将产生很多变数(户籍体制一直在改进中)的户口,去找个和专业不对口、干着不一定开心的工作,又是何苦?!这里不是气话,是被验证的假设而已。当然,祝愿你们都找到各方面都满意的工作!平心静气,我是非常希望和广告学院的人共事的,因为我们都是一个流水线上下来的,见识、理念、思路、方法、做事的章法等等都会比较靠近,可谓省心、舒心,大家可以一起开心共事,且都能学以致用,舞台足够大,领导也认可,自己也会保持进步,何乐而不为呢?!)
您说,要找一个广告学院的人共事,我觉得从您的事业长远发展来说,更应该接触一下非广告学院、甚至非传媒大学的毕业生,总不能在自己今后的工作当中都得有一个广告学院的毕业生。这方面我没有资格,所以也不做过多的评价。
(我并非凶悍彪狂蛮横之人,只是事情多了时间显得不够,又要强想要事事尽力做好,对得住自己,也别让人说我是打着 黄 老师门生的旗子其实难副,所以有时会显得急躁、焦躁、暴躁。还好最近开始看中医的节目和书籍,知道从饮食调理,中和体质中欠缺的部分,有利于改善性格表现。这个得慢慢来,不能一蹴而就。好了,就说这些吧。本来昨天回家路上还想如果你来面试又叫我姐,我是当人事的面告诉你为什么不能叫姐呢还是私下里说你不要如此呢――这下好啦,不用费心了。)
呵呵,在私下里,您还是我的姐。
(此信抄送 黄 老师,是想对 黄 老师推荐你到我们公司来的一个侧面的交待。上班时间,很多事情要做,此信潦草,另外找时间给 黄 老师写信,或找机会当面 向黄 老师致谢。这里请 黄 老师见谅!望林汉理解,我写得这么?�拢�皇嵌砸丫��サ氖虑楣⒐⒂诨场⑿狗呓材慊祷埃��侨媚忝靼祝�艺娴牟皇峭剂四慊崆胛页远俜苟�阅慵岢终饷淳玫模坏比唬�阋部梢砸�0后的思维笑我对你的婉拒反应过度哈!)
您说要让我理解,我是理解的,呵呵,我并不会因为这封信会造成黄老师认为我是一个坏孩子的后果而对您抱怨。我觉得您是真正把我当成一个师弟来看待,给我工作和人生的建议,那是对我的帮助。否则,非亲非故的人是不会给我说这些的。对于那些能给我提批评意见的人,我始终是怀着感恩的心态的,因为批评能够促使人进步。所以我并不会认为您是在说我的坏话,这个您放心,呵呵
也祝您好!
LH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