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事图说四、积善坊二号
应元路接近小北路处向右一拐,步入洪桥街,继而大石街,充满市井味道的小街小巷。我从西关搬到这里,先后在大石街的两个地方住过,一个地方叫做“二十号省计委宿舍”,十多年前拆了,旧址重盖的宿舍楼是典型的高容积率的白鸽笼,毫无生活情趣,过若干年,估计又得重拆。
另一个地方叫做“积善坊二号大院”,目前依然健在,坐落在窄窄的小巷当中,散发着“曾经辉煌的老贵族”味道。
五十年代落成的积善坊二号大院由统一的三层高的四栋建筑群组成,大红瓦的歇山顶,四栋建筑分座东南西北形成方方正正的“口”字,外观如城堡,入内如围屋,带有典型的苏式风格。在广州,这种苏式风格的建筑十分罕见。
六十年代初期我家从西关搬进这里的时候,积善坊二号大院正处在一个“鼎盛”时期。那个时候,除了“厅长”住在独门小院,什么处长、科长都统统住在这个大杂院里。那个时候的干部们,基本都是大家庭,五个孩子六个孩子的家庭比比皆是,积善坊二号大院一天到晚充满孩子的喧闹声,大人的训斥声,临近黄昏到处响起“某某回家吃饭啦”的呼唤声。呈“口”字型的广场是当年的活动平台。
积善坊二号,人多势众,平时分成若干团伙,一遇外敌,马上形成一个整体,几十人呼啸而行,寻事,报仇,足球踢得好,群架打得凶,在洪桥街一带享有绝对的江湖地位。
今天的积善坊二号,一派破败的样子。房子老旧且缺乏整治,到处都是垃圾,下水道残缺不全长满青苔。那个大院活动中心广场,竞成了垃圾堆。一个赤膊喝啤酒的湖南民工问我,哪来的。他自称是这里的老地主,一个月房租五百元。
只有唏嘘。离开大石街,抬眼看去,尽是高楼大厦。看到秋日的夕阳西下,脑海当中却是浮现已经逝去四十多年的积善坊二号黄昏时候的情形:各个家庭的孩子迫不及待扔下碗筷,冲向广场,打闹,追逐,说笑…….
日日如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