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号一天课。上午给博士生讲讲“内容银行”的最新进展,下午受聘还有硕士生讲座,讲讲《媒介》十五年的十五个“视点”。
很充实的一天。我一开始就犯了两个错误。第一,我一直以为,开讲的时间是在九点半,所以,八点半出门,一般是半个多小时的路程,所以,不慌不忙。这是第一个错误。靠近暨大,提早了一个出口出来了,结果,转到了黄埔大道最堵的路段。就在我困身车海当中,谷同学问,黄老师您走到哪里了?开课是九点耶!那个时候,已经是九点了。
晚了,如果在传大,应该算教学事故了,估计还会被通告。这回还好,我上午还没有受聘呢。
从九点十分开始,一口气到十一点半,再有讨论半个多小时,结束。在暨大介绍内容银行,应该是第二次,如果加上华南理工大的讲座,应该是第三次。听过的人说不用再听了,我觉得有些遗憾,因为,这是一个进行中的课题,从空想到落地再到产业化,每一步都有艰辛,但也有收获。讲一次就过,那绝对是卖药的。
下午,一点半开始,先是"敦聘“仪式。杨书记主持,支院长发聘书。李子也来了,我说照照,纪念。





八号回老家拜山。距离广州九十多公里,高速路跑个把小时就到。喘口气,开始上山。年纪大的腿脚不好的留在村里。贡品由各个家族自己准备。


第一站先拜太公,也就是父亲的爷爷。他的生日是1855年,与我相隔正好一百年耶!老妹考证,他是一个九品芝麻官,有不少乡间传说。这些故事,以后可以慢慢整理。




摆好蜡烛香火,各家开始祭拜上香。最后,点爆竹,噼噼啪啪老响,靠近一点,耳朵嗡嗡地震动半天。
拜完太公,转到另外一个山头拜爷爷。他是个读书人,父亲出来闹革命之后日子过得很糟糕,最后东藏西躲流离失所病倒在山洞里。老爸常常说起他最后一句遗言,你们闹得革命是会成功的,可惜我看不见了。


下山路过土地庙,这是村官的“官邸”,要上香但不用拜。到了这个时候,意味着可以回到村里的文化站吃大餐。带到山上的贡品,有些留在山上,有些拿回家里分吃。其中,最令人向往的就是那些烧猪肉,配上焖鹅肉,绝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