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59步。
以乔多钟楼作为起点。第一件事,爬楼。楼高84米,414节台阶。建设者标榜的核心理念是命运,道德,人类工作与自由艺术奉献。





我一口气爬到顶层。与昨天的大教堂穹顶相比,矮了十几米,但是,上下不堵塞,反倒显得吃力些。围着顶层转了一圈准备下了楼,遇到后面来的三哥老妹,说带我再度辨认一下去过和准备要去的地方,又转身返回。确认完再下去,其实,照片上看不出什么,就是楼顶加楼顶。





对于乔多钟楼的建塔人,老妹是耿耿于怀,老想找到盖成这栋最美的钟楼的丑男。后来,就在市政广场名人走廊那里找到了。有雕像为证。


乔多钟楼旁边的八角形的十一世纪罗马风格洗礼堂。书上说但丁也在此洗过礼。但是,书上没说,但丁故居距离这个洗礼堂只有二百米的距离。这回把它的外形拍清楚了。关键还有那三扇门。

出口的东门不算重点,西门和北门才是。作者的趣闻昨天说过了,二十五岁中标做了西门,用浮雕手法讲述基督教教故事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反响呢?当时的洗礼堂是向公众开放的,受礼者大多数文盲,浮雕绘画可以可以把故事讲得栩栩如生,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宣传创新。




北门才是关键,总是人头簇拥。为何?米开朗基罗说了,这是“天堂之门”。这个概念有高度,所以就有吸引力。作者也有私心,在通往天堂的大门上留下自己的头像,很搞怪的。可见那个时代的审查不严,可以夹带点私货。我也想回去问问陈大爷,中国的宫廷画不敢如此造次吧?



喝咖啡上厕所,要去美蒂奇家族博物馆。方向拐了一点,结果来到了新圣马利亚大教堂。这里也有若干藏品,米开朗基罗十二岁在此地学习过。想进去,说是有活动,下午才开放。


又来到昨天来过的美蒂奇家族博物馆。佛罗伦萨之所以有今天的艺术地位,与这个望族息息相关。美蒂奇家族曾经把持了佛罗伦萨的经济政治,而且,也热心于艺术,资助了佛罗伦萨美术学院和大批艺术家,其中当然也包括米开朗基罗。数代之后,因为缺乏男丁,这个家族最后一位女传人把艺术品连同办公地统统捐助出去,也就成了今天待会儿要去看的乌菲齐博物馆。










其实,我想看的不是美蒂奇家族历史和陵墓,这需要坐在案头慢慢看,想看的是米开朗基罗所做的“昼”与“夜”的塑像。他还写了这么一首诗:
睡眠是甜蜜的,成为顽石更幸福,只要世上还有罪恶与耻辱,不见不闻,无知无觉,对于我是最大的快乐,不要惊醒我啊,讲得轻些。
下午,吃过“队长面馆”的午饭,转往去此行重要的景点:乌菲齐博物馆。











六点半闭馆。顺市政广场的长廊走路。佛罗伦萨的名人在此均有雕像。但丁,达芬奇,米开朗基罗等一一排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