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尽财源滚滚来
一直关注《媒介》杂志的读者会发现,从去年开始,《媒介》就开始集中报道文化内容产业,从影视、节目、新闻、出版这些传统意义上的文化内容再到音乐、游戏、体育、动漫以及本期的主题公园这些大文化产业领域,《媒介》的这一系列内容几乎涵盖了当前内容产业中最核心、最关键的产业板块。为此,编辑部前后历时近一年,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企图通过对内容产业各个领域的基本事实进行深入系统的梳理:电视剧、电影、节目、新闻这几个板块正在遭遇什么样的挑战,又有什么样的新机遇?出版、音乐,它们如何借助数字化焕发新的生机?游戏、体育、动漫,它们构建了怎样的宏大产业版图?随着研究视角的扩大和深入,最后聚焦于本期的选题:主题公园。
为何要将主题公园放在内容产业系列的最后做收官板块呢?它与内容产业有多大关连?它具有什么样的产业价值?随着采访的深入和反复讨论,编辑部越来越认识到主题公园所具有的独特的功能:创意梦境的完美展示与产业规模的聚合效应。它让影视、节目、小说、游戏、动漫、体育等内容产品的核心知识产权(IP)沉淀积聚,又以丰富绚丽新潮的表现手法让创意内容多次发酵,形成多次元的产业链条从而产生比内容产品本身更加持久、更加丰富、更加多彩的商业价值,因而,可以对文化消费市场产生深刻而持久的影响。
面对这样一个巨大板块,编辑部为读者准备了若干可以代表该产业特点的案例。首推的案例就是迪斯尼,它既是这个行业的开创者也是运营的标杆;其后是环球影城,它最能代表影视业跟主题公园的融合,已经成为好莱坞的代名词。案例当中的中国企业也各具特色,如横店影视城,从影视拍摄基地起家,用免费场地、免费影棚和丰富周到的拍摄配套服务吸引剧组,带来明星,再用剧组和明星去吸引游客,发展旅游产业,产生现金流,这不就是今天所说的互联网思维所驱动的发展模式吗?还有以迪士尼、好莱坞为楷模的华谊,它急于把手里握着的大把影视IP资源变现,实现长久收益,主题公园成为必然选择,为此不惜调整整个公司发展战略。更有财大气粗、公开叫板迪士尼的万达,可不管它把发展主题公园的动机和目的说得多么理想,核心驱动力仍离不开卖房子,而变相拉动房产销售恰恰正是中国式主题公园的重要发展模式。
就上述案例而言,诸位看官可以将其视为一种产业现象也可以当做一个财富故事。然而,我们不会就此却步,而是依循这些基本事实从生产者,投资者和消费者三个角度进行深入的分析:
第一,生产。回顾历史可以看到,娱乐产业的形成得益于电影,它把虚幻的精神文化产品的生产过程演变成了一个可掌握的工业化生产的过程。好莱坞从一开始的定义就是梦工厂,梦工厂进一步扩大,从大银幕上走到地上,落在实处,就成了主题公园。迪士尼乐园、环球影城由此而来,它们把握住了文化工业与实体工业的异同。既有标准化的管理制度、生产流程、服务模式,又有创意性的实施,迪士尼为此还专门设置了“梦幻工程师”这个工种,再加上紧追科技前沿的炫酷表现手法,以及资本对其无微不至的关怀,一个巨大的产业版图得以形成。
说到规模宏大,可能没有哪个内容产业板块能跟主题公园相比。仅一个单体的超大型主题公园的直接投资就可以达到几百亿,占地面积以平方公里计,拉动就业以万人计,获取收入的时间跨度可以长达几十年,涉及到的相关产业可以延伸到方方面面,要想算清楚主题公园的全部价值,还真是个难题。
第二,资本。在全行业百分之七八十亏损、只有10%盈利的情况下,为什么资本仍然对其青睐有加?甚至很多原本跟文化、跟娱乐没有任何关系的资本,比如房地产,也对主题公园趋之若鹜。仔细分析一下就会发现资本这么做绝对是有道理的。
资本所关心的无非是收益跟风险,在主题公园领域,恰好这两点都解决了。首先,主题公园有产业集聚和放大作用,具有形成规模的基因,有规模就有可能带来持续丰厚的收益。资本不在意投入多少,只要有潜在的规模以及收益想象空间,就有资本愿意投入。其次,主题公园自带风险规避效应。众所周知,创造性的产业是带有巨大风险的,没有人能保证所出品的每一部电影、每一本书、每一款游戏、每一个漫画人物都是爆款,可是对于主题公园来说,这种风险已经被其他内容产业检验过了,它会自动规避那些市场反应平淡的内容,而去选择那些已经获得良好口碑和巨大影响力的内容进行二次加工。选定内容之后,它还会进行周密的设计,使用高科技手段去实现,如此一来,投资风险进一步降低。对于资本来说,这已经比投资其他内容产业要安全的多。既有收益想象空间,又能规避风险,资本何乐而不为?
第三,消费。主题公园实现价值要落在游客上,用什么去打动和满足游客?好莱坞和迪士尼说的很清楚,就是梦工厂。当国民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物质需求得到满足之后,必然会出现巨大的精神文化需求。影视主题乐园把不可捉摸的精神需求实体化,变得可以触摸,可以反复体验,虚幻与现实结合,时间与空间结合,消费者在主题公园中深度体验影视、小说、游戏、动漫中所制造的梦境,精神得到极大满足。此时,门票是一次消费,进园后就可能二次消费、三次消费。消费者得到了精神满足,资本也得到了相应回报。
生产与消费构成产业成长的驱力双轮,而资本分担的角色,是源源不断的助燃剂,三者构成一个紧密的互动连环,这一点,与一般产业规律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来自生产者绵远不绝的创造动力和消费者无穷无尽的需求欲望,完全颠覆了古典经济学意义上的“边际效应”。读者还记得笔者在体育版块的火山熔岩比喻吧。竞技赛事成为熔浆喷发的发火口,熔浆奔流冷却凝固而成巨大的体育产业丛林。而在主题公园所展示的恰如大江大河滔滔不绝:具有巨大票房效应的故事创意嵌入工业化链条之中,被加工,被复用,被派生,在高科技的手段当中再度被可视化。
物质需求有度,而精神需求无限。主题公园恰恰抓住了无限的精神需求的痛点,在梦工厂中让不可捉摸的精神需求具象化,唤起体验,满足欲求。
因而,漫无边际的效益源源不断,滚滚而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