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周六,在健一公馆开广告名人堂理事会。天好可以远眺。好心情当然可以让我继续发文。
三。楼上楼下电灯电话
我问老婆,什么时候和北七家的合道府45打上交道的,她说,大概是在94和95年间吧,具体时间忘记了,只记得去的那天蓝天丽日,与这个“北七家艳阳下”的标题吻合。

老邓南巡之后,经济开始回暖。我们的日常生活也开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房地产概念开始有了,我也在广州买了人生第一套房子,位置番禺洛溪,一平米七百元,七万元就买了一个单位。虽然是农民盖的房子,觉得它有些斜斜歪歪,但是,不动产哟,一种标志也是一种信心。那时,也开始有独栋的别墅开盘,很稀少 。听说柯同学在北七家置业了,七七的同学们很感兴趣,想去看看,恰好有一次到怀柔郊游,几家同学的女眷表示,路经合道府就上趟洗手间,必须的。
郊游和看楼,九十年代突然火起来的休闲节目。我们那时刚有了一辆白捷达(早期南非产,手动挡,后被当做黄标车淘汰了)周末就到怀柔密云一带瞎转,什么田野采摘,什么钓虹鳟鱼就是那个时候的例行节目。坐在那些无名的沟渠旁边,一边喝啤酒一边啃着半生不熟的“烤鱼”,自我感觉无比幸福,现在想来都觉得可笑。看楼也是,每次回家都被呼朋唤友看楼去。我有个二嫂,三甲医院的儿科大夫,休息天最大的乐趣就是坐楼巴看房去。“免费的,售楼小姐态度比医院的小护士好多了,去了楼盘可以免费吃点心吃糖果,吃完再坐楼巴回家,可以美好想象一星期”。
去合道府45上卫生间,是不是变相的“看楼”呢?那时,进出合道府的门禁很严,必须有人到大门迎接。记忆之中合道府45好像人也很多,谢柯家的老人似乎都在那里,轮椅就有两三部。我们一到,通常坐在一楼聊天,家属们喝口水就上卫生间,进门一趟出门一趟,而且,必须上二楼。离开合道府45,少不得大声嚷嚷,呵呵,楼上楼下,电灯电话!
对于七七编这群土鳖来说,一个合道府45的“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就是梦境的全部,洋气,高端,上档次的全部。
有一天,七七编的徐同学告诉我们,他居然就在老宿舍楼里也实现了一个“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改造,我们几家人都跑去看了,他把老楼的五六层(要核实,徐同学可能会看到这个博客,可以随时更正)打通了,安装了一个折叠式的铝合金梯子,红色的,垂吊着一根拉索。平常收缩着,一拉绳子,梯子打开,“这样,我们就可以上楼了,呵呵”,徐同学夫妻很是得意。可不是吗,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光着屁股,上上下下。可是,万一绳子拉不动,梯子打不开,咋办?
那就走楼梯呗,当然,不能光着屁股上上下下了。可能也是这个缺点,徐同学的老楼改造始终没能普及开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