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彩虹那会儿,我没看到,。看到的是今天,蓝天和白云。上午与王薇龙八等人开会,畅想媒体未来,谈累了谈乏了,吃饭散伙。接着下午坐地铁去王府井,去见欣欣广告的孙总。

王府井还是那个调兴,外地群众聚合,到处闹闹腾腾。孙总的欣欣广告就在王府井入口处附近,原机械部设计院办公楼,再往前算,是《人民日报》的编辑部,我在上大学那会儿来过此地,林里在开办《市场报》的当初,我拜会过此地,后来,又成了《经济日报》编辑部所在地。最后,报社和机械设计院大楼有何关系我也搞不清楚了。
欣欣广告在四楼,自己加盖的一层楼。



穿过王府井食街的档摊,在阿胶牌子底下找到楼梯入口。上四楼,终于见到孙总了。
孙总全名叫孙全平,当年从铁道兵复原回京,在保卫处呆了一下,接着被派去搞“三产”,具体说就是带着一群单位的职工子弟搞点服务业。他发现,位置王府井真是风水宝地,买什么都来钱,用自来水泡点“北冰洋”,也算“冰镇”了,居然价钱可以翻番。有一天,有人要租赁他挂衣服的绳子,说五十元挂一个牌子,他灵机一动,收拾好绳子,变成广告牌不就可以卖更多的钱吗?于是,他把铁丝换成牌子,专做户外广告的欣欣广告公司也就成立了,那是1985年七月的事情。


九十年代初我刚从日本回来,被他找到了,记得好像是刘庆东介绍的,广告专业的几个老师都给欣欣广告的员工上过课。晚上就到王府井欣欣广告总部,那时还没有四楼,在一楼上的课,讲科学讲专业,鼓励欣欣广告的员工专心广告业务,让他们的公司上档次,成为中国的电通。
那时,孙总也来过大学给广告专业学生上课,讲卖汽水,挂牌做广告,还是我们特聘的“广告专业高级讲师”。那时的广告专业真是很可怜,我教市场调查和广告策划,学生连电脑都没有摸过,只能在大学计算机中心学习一点“C”语言。有天孙总喝高了,说他的办公室里有台286旧电脑,不用了,送给你们学生吧。我一听,二话不说抱起电脑回大学了。
那天九零级的学生第一次看到PC,看到SPSS做表格,激动万分!
那一年,我向孙总提议,做拦截式调查吧,每月一趟,调查家电,化妆品等,然后,就找《北京晚报》的吴汾,让她给登出来。这种调查的样本五百个,费用一期一千元,调查员调查一个样本,给调查对象一元礼品,自己留一元。结果一出就给晚报刊登。有天晚上柯惠新给我来电话,说阿黄,你的调查结果是怎么来的?和统计局的差距很大呢,我说是拦截式,也就是满大街找人问的。柯老师听了半天回不过神,估计被我的伪科学吓呆了。后来我跟她说,非常时期没有办法,装神弄鬼也得做呀,生存是第一要义。
“拦截式”整整做了一年,后来不做了,改做imi年鉴了。之后有一天又见到了孙总,他很神秘地说,我也不搞黄老师那套科学了,也不急着盖“欣欣大厦”了,他的业务也“转型”了。怎么转?一问才知道,他在“天上人间”发展了一批“客户总监”,让坐台小姐直接拉客户。孙总说,反正给提成做广告就行了,黄老师讲的广告专业要过时了。可是,过了一段时间,他苦着脸说,失败了,彻底失败了。为什么失败呢?小姐找嫖客可以,找客户怎么成呢,谁也不相信嘛。我听了呵呵大笑,感觉到找回了一点专业尊严。那个时候何海明正在他那个公司搞调研,硕士论文有举例言及本土广告公司的生存状态。我问孙总看过论文没有,他说看过,唯一不满意的地方就是,把他称之为“王府井的小地主”,不思上进缺乏进取。
告诉海明,我也在努力呀!孙总如是说。
一晃二十多年,小地主孙总在努力。他努力的目标是什么呢?下回再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