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BO 首页]
登陆博客 注册博客  
老农  人气量[6895301]
个人首页 | 管理博客 | 我的文章 | 我的相册 | 我的圈子 | 我的视频  
 
MYBO broadcast
search
 
个人简介
 
姓名:hsm
 
简介:注册之后就才能回复我的文章
说什么,不说什么

      前天发图,有文,家人说,你得瑟啥呀,文字就消失了,只有图。为什么要留图?为了不被忘却。旧楼改造,多少都会有自己的一些念想,有图,还有说明就全了,可是,家人还是认为文字多余,会引起歧义,最后的结果我妥协了,那就删去好了,反正来看我坛子的,都是熟人朋友,没有文字也看得懂。


      我为什么妥协呢?因为想起了父亲的叮嘱,这叫“言多必失”。父亲以前给我说过多次,祸从口出。他经常举反右的例子,领导号召百家争鸣,年轻人一腔热忱,真的交心去了,没想到那是引蛇出洞,统统成了右派,发配边疆了。所以,说慢一点,说少一点,说含糊一点。虽然不一定官运亨通,也可以保住一身平安,这对于在官场厮混的人来说很重要。我一直对此不以为然,因为我从来就没有在官场厮混的想法,可是,我家里也有人在官场讨生活的呀,这个时候,控制言语就成为必须考虑的事情了。我很矛盾,一个方面我不得不尊重事实,采取妥协的行为,另一个方面,我觉得一个机构,一个政府,沦落成以言治罪是很可悲的。控制言论,担心“祸从口出”的状态是不正常的,所以,也就不可持续的。


      不可持续,其实也有两说。一个是大环境的不可持续,这倒不一定。当年做了五年的报纸记者,深感言论不自由思想被钳制的痛苦。粉碎了四人帮,结束了文革,我以为那个时代也就过去了,大学四年,以全新的姿态和思想重新投入新闻界,可是,四年之后我发现,其实,环境并没有发生根本的转变。在玉树发生了一次尖锐的冲突之后我下定决心不再做新闻了。也就是说,当大环境不变的时候,你就改变自己的小环境。


      不能硬碰硬,要学会“适者生存”,这当中就需要妥协,暂时的失语,甚至调整方向。比如我在这十来年担任《媒介》的总编辑,我反复给同伴们说,我们始终坚持的就是产业报道产业研究,不涉及任何的政治题材,不触动敏感的社会问题,因为我们不懂那些,所以,不必多言。但是,在讨论经营方面,产业方面,我们的编辑记者就是专家,可以畅所欲言。

    

       有什么想法就说出来,不要吞吞吐吐也不要扭扭咧咧,这毕竟是我们自己内部的可以控制的小环境。导师课,周例会都是如此,有什么就说什么,相反的,刺耳的,批评的都鼓励说出来,只有充分的意见交流才会达到共识,有了共识,才会有一致的行为,否则,还是散兵游勇一盘散沙。


      今天的例会也是一样,说计划讨论主题,会有意见碰撞,这是很正常的,一言堂,没有意见交锋,这才叫不正常。我经常和学生说,从来就没有先知先觉,也没有神仙皇帝,在未知的探索过程当中,人人平等交流自由发表是一个重要的决策机制。我鼓励学生发言批评我,挑战我,但是我也说了,我也会批评学生挑战学生的,在互动的意见交流平台上人人平等是一个基本原则。学院班子会,其实就是一个自由交流的意见平台,许多决策就是通过这个平台形成的。《媒介》的周例会也是如此,议论内容,项目和经营,慢慢也就学会交流达成共识。


     意见分歧争论,会不会冒犯上级师长呢?我说不会的,不需要担心害怕。党的系统不是常说“统一思想”吗?这是一句老话,问题是,思想活跃,如何才可以统一呢?自由平等地发表意见,这是思想统一的基础,没有一个充分议论的空间和时间,说达成统一那是骗人的。那只能是统治思想。


     统治思想和统一思想不一样,它是强制的暴力的,因而是暂时的,不可能持久的。对于不能持续的事物,我从来不惧怕。






  [ 上一篇日志 ]   [ 下一篇日志 ] 浏览 [1376] 评论 [0] 发表时间 [2016-05-09 22:19:45.0]  
 

回复

共有回复0个 共1页 1


手机认证弹窗

身份验证通知

公安部网安大队要求,

您需要身份验证后,

才能进行此操作!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广告合作 | 问题咨询
Copyright 2007 @ Mybo.com, All Right Reserved. ICP证:京ICP备1100659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