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姐大谭稀松
广告界叫谭稀松为谭大姐,可见谭稀松的江湖地位。有一次闲扯,谭大姐说,阿黄,你可知道我最大的功劳是什么。我说,广告大姐大呀,她说这事和广告无关。当年她从海军复员,分到广电部人事司工作,刚上班就接到一个要派遣广院新闻系教书的申请。她说,我一看,一个大右派,怎么能去教新闻呢,否啦。这个人,姓朱名镕基,呵呵,歪打正着保住了一个共和国的总理呀。她自己说着也咯咯笑了。
看相关资料,此言不虚,当年朱镕基右派平反,找到他的清华同学温济泽,希望到北京高校任教,温济泽当时就在广院新闻系,所以,也就发生了前面这一幕。
谭稀松没当广告部主任之前,是央视国际总公司的副总。据说有一天她翻阅公司档案,发现公司底下有个广告科还具备广告经营资质。这个广告科就是央视广告部的前身,当年刘瑾如从广告科拉出一彪人马到了西小院成立广告部,这个广告科也就销声匿迹了。谭稀松对部下说,有这么一个经营资质,我们也可以干广告嘛。于是,央视国际公司就开始琢磨做广告业务了。
那年我刚回国比较空闲,有一天技术部的李向民找到我,说有个广告部门需要我的专业支持。我被带到军博西边的央视平房,也就是央视国际公司所在地。其中有间其貌不扬的房子,门牌上套着一个用圆珠笔涂写的牛皮纸信封,写着广告科字样。从此,我就算是这个广告科的一员,不用坐班,有事就来而且经常外出。在这个科里,做过一个江西药厂的咳嗽药创意,一个原来生产军工炸药,后来转产民用的“华丹啤酒”策划,还有威海的“三角轮胎”,咸阳的“505神功元气袋”等等。
有一天接到谭稀松的电话,要我第二天八点准时到办公室等候,而且,要穿戴好西服领带(那时还没有流行“正装”一词)。我如约去了,当然是衣冠楚楚。我在办公室耗到下午,迎来了北京工商局的一男一女,他们向谭稀松查询完公司的情况后把我叫进领导办公室,仔细问询我的留学经历和业务操作流程。问询完毕那位男士一边合上笔记本一边说,很专业还是学成归来,没有问题了。等来人走了我问谭稀松是怎么回事,她愤愤地说,刘瑾如把我们给告了,说我们是一个没有经营资质的草台班子,要注销我们的公司,工商局派人来核查了,哼,我们考试合格了,准把那个刘老太气死了!
经此事,两个央视女强人的冲突呈公开化,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死掐。最大的一次冲突就是三九药业的广告代理,一个月九十万代理费,大单哟,据说被刘瑾如死活掐住了,这个代理没给做成,谭大姐当场就呜呜地哭了。
也就是那个星期的一个晚上传来消息,广告部主任换人了,谭稀松到广告部当主任了,而刘瑾如呢,坐上了谭稀松的总公司位置。那是1992年,这一年,杨伟光接替黄惠群,当上央视台长。
谭稀松接替刘瑾如之后,我反而较少和广告部接触了,那个时候的电视广告部蒸蒸日上,用业内一句俗话说就是随便拉条狗放上去也能赚钱,大学的专业也渐渐步入正轨,我为那个iMi年鉴忙得鸡飞狗走。谭稀松上任不久,专程到校了解我们的广告专业,要了一个九零级的江西籍男生,名字叫刘勋。不久,还有一个叫裴烨的女生也加盟央视广告部。说到裴烨我印象深刻,头一次上课点名,我念“裴火华”,全班哄笑,说老师,她不叫火华叫烨,发音是树叶的叶!我说,那谁叫你们写出那么难看的名单呢。有了刘勋裴烨起头,央视广告部从此向本专业闯开了大门。
一九九七年夏天我去东京做了一年的访问学者,回来不久,央视广告部人事开始大调整,谭稀松转岗了,一个出身团校,担任央视团委工作的郑加强走马上任,成为央视广告部第三任主管。
昨天发出旧文《我与广告二十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