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BO 首页]
登陆博客 注册博客  
老农  人气量[6892021]
个人首页 | 管理博客 | 我的文章 | 我的相册 | 我的圈子 | 我的视频  
 
MYBO broadcast
search
 
个人简介
 
姓名:hsm
 
简介:注册之后就才能回复我的文章
3月25日,给点鼓励的掌声也很重要

    上三楼厕所,看到楼下操场欢声笑语,小学生们在教师的调教下,欢天喜地。呵呵,真是精力充沛的祖国花朵耶。忽然也想到我的那些学生,看展览,做作业,何等劳累,所以,要给他们展示出来,给他们一些掌声。




生长:有人情味与责任感的设计


文:钱莉莉



   

每天在校来来回回广告博物,但正慢下步伐走去的机却是屈指可,然而每次走博物,我的感情都是复杂10年我曾去歌华参观过代中生活和社文化的》展,本科期广告史的一些料收集工作见证了博物筹备会、封顶仪式和开馆,大四一年更是扎在广告博物,和老一起行广告博物筹备,最忙的候一周好几次,恨不得把周末的时间也都搭是我在广告院的第五个年头,时间如白驹过博物这种深刻的记忆和自豪感自是

如果令下,自己也许与这《生》的展这样擦肩。本科过设计系的毕业,上过设计系老,也和设计系的姑娘小伙儿们不少团队合作,本是知道广告设计的水平和格,但正去看次成果展是被震撼和感到了到博物们总会联想起史的厚重感,可是博物可以生、生活而富有情意,在《生》的展中我更多看到的是充人情味与责任感的设计,看到的是一种饱的力量。

 

    二

《生》的展为两个部分,天光展室生作品展,包括毕业生近年作的成果,学年的获奖作品以及在校生的作/参赛/策划等日常作品等。从的玻璃,绕场一周,然后回到中间部分的展区,一件件作品看下来,心里也密密麻麻地刻下了许多感受和念头。

首先是设计的形式多样,这在某程度上又一次充了我设计认识。展出的设计除了与专业契合度最高的平面、影视广告等,还包括字体设计(如杨《明盲文》)、产设计(如张芃设计《牙刷》)、服装品牌设计(如刘恋RUNA》)、标设计(如蔡润彬的《北京天桥艺区》)、包装设计(如韩旭的《一点心意》)、艺术动(如《如果……我会很快乐》)、会设计、多媒体设计等等。这设计作品以不同的形式呈现在我面前设计一词丰沛的之广令人震撼。

第二是设计中所呈出的科交和文化素养。在设计,我不仅看到了譬如《山海经文化意品牌》、《生长的喜<牡丹亭>》、《两剧本哈姆雷特人物服饰对比信息海报设计》这样今用,西为中用的奇妙设计,还看到了《声音中的社会学》、《材料故事》、《节气养兰APP设计》这样横跨各类学科的巧妙。从这一点不难发现我们设计系的生多具良好的文化素养,也能够以创新精神驱动不断进自我的学习和突破

设计用性从设计成果展中可以看到同学们设计从来都不是摆设的花设计本身就是能生活的力量。以盲人设计盒一始就考到了其价所在设计完成更是在北京盲人行了抽样调查发现95%以上的盲人都可以且正确的使用盒,品能够给盲人的生活带来乐这样的例子有很多设计美特性不是的全部用性会将设计的价值发挥到更大限度,好的设计自然是生活的

承接上一点想到的便是此次展最最感我的两个地方,一是设计的人文关怀,二是设计中所体出的社会责任感。首先人文关怀,我更愿意把里的人文关怀理解人情味,也就是设计是有感情的,无设计者的初衷设计过程中所投入的心血和情感,抑或是设计成果带给设计者自身以及其他人的美好感受这种感受包括美上的,人好的事物都感到自然的快一点自然不用多,也包括设计实用性中体出的善意和关爱。最令人感的是《心目:改善视觉障碍人士的生活设计》,一系列设计包含的容很多从设计的成果中我也可以反观设计者的爱与《如果……很快》的艺术,在照片中我看到了生活真实的模

另一点就是于社会责,之所以感是因为设计中所透露出的这份智慧、果敢和勇于担。在成果展中,我看到了中气污染信息可设计(包括可像和设计)、北京市居民房价信息、北京视觉研、停车场导视统设计研生活密切相的主设计设计使用自己特的方式解会现,向人们传达会问题甚至解决办设计终紧跟社会热点和展需求,勇敢地承担起一业对任和担

,纵观此次展览,也确实存在着一些不足的地方,比如宣传画挂的太高看者无法看到,还然展容殷实,但很明显地缺乏相的子主题进行引导,而这些子主整个览中其实难挖。想起13年参加新加坡Spikes Asia广告节时,在The Esplanade和广告节会场看到的广告作品展,展都是以廊的形式让观者沉浸其中廊高度都不高人身高太多,够与作品近距离接此同,展国别和主题将作品隔在不同的者能在短时间内充分展品做出反和情感共些或也是之后应当调整的方向

 

    三

如果天光展室里的作品人情味与责任感血沸动满溢的,我想走廊上另一部分的展就是背后的答案

走廊上呈的是广告设计系目前的置和教师要归结这些年来设计系丰的成果,我想大致可以包含以下几原因:

首先是学院的培养方式。五年来广告我最深切的一点感受就是她给学生提供了足够宽阔野和选择院的培养从来都不诉你正确答案是什是把各可能性带来给你,把放到更广的世界里,让你去感受,让你自己去选择,然后超乎想象的支持。这种方式塑造了立的人格,也拓生的野,因此设计的作品自然也是星棋布,无所不包。

第二是学院的。从教学成果的展示中我可以看到设计程的包之广,不仅包括固基的知程如电脑图设计、中外美史、影基包括广泛的设计专业课程如招贴设计传统书画艺术与广告设计艺术品投资与鉴赏、包装设计设计字体设计等等,还开设了一些究性的程如设计专题研究。程大大丰富了设计的形式和容,在夯的同宽学野,为学生的展提供了更多的选择设计些年的展和成果从来都不是闭门,譬如国际设计workshop等课程活,也为学生提供了国际化的野和机会。

第三不得不提的一定是广告学院的老师们。本科期间有幸修几位设计系老课,包括张国珍老《中外美术》、吴学夫老《视觉艺术赏》、卢影老《设计专题研》等等,亲身的经历或者比眼睛看到的展示更。这些老各具特点,知识域和长项不同,上课方式差也很大,但是他们对学生和程的任心和投入程度却是相似的,对学生的耐心、鼓助和支持也是有目共睹的。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正是因这样一群老设计的土壤中默默耕耘,设计系才能够获得今天的成长

生一直以都被视为学院的主体,被赋予了无注和关怀,无论是在校园内还是在社中,广告院成的孩子都在强不停地生着,以自己的方式回着我。在展览中我看到早年的在已在行得了足的展,有的甚至如耀眼璀璨的明珠在社的目光中熠熠生辉,有的还国内外的校一步学习,当刚刚进院的小朋友们,不久之后他们为这个不可小的一支力量

 

   四

   就这样,我们都在自己喜域里默默蓄力量,默默生长,而我们的生长,也在用自己的成就为这个学院的生做出有的贡献,因为一直,是她把那多的可能性带来边。我想,也许这就是生的含


 

广告是一个国家的良心

文:王洁敏



前言

有幸得黄院长推荐,观览了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设计系教学成果展-《生长》,看完竟然有些觉得汗颜,如此人间的宝藏竟然没有早早的知道,看来对于广告博物感还是应该更加的多一些敬意和关注,这是一个值得经常来的地方,这里有着值得经常看的宝贝。

“本院的设计专业始于1988年设立的广告专业中的广告设计课程,积累十二年之后转身为设计专业,无论师资和规模,当属全国第一方阵。”这样的定位在广告设计十五年的发光成就面前,归得其所,配得上这样的称赞。“在中国广告博物馆的展室设展,伴日月星辰看老树婆娑,展品无言,但是,是不是依然可以体味到十五周岁的少年热血和青春情怀。”这句话竟让参观者不禁眼前一热,不管是广告设计还是广告学的同学老师、前辈后辈,从来没有停止过对广告的热爱与奉献,博物馆的老树见证着学者们的付出,这个国家见证着广告的发展,一个国家的良心,就这样慢慢生长出来。

广告让生活变得更好

在这次展览之中,有众多的广告设计以生活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艺术的表现形式来指导生活。如用多媒体设计作品《北京房事》,通过motion graphic的方式,将数据形象化,对北京房价的信息进行整合,让人们理性的对待买房;还有《秘密情侣》游戏卡牌的设计,为现实生活中发明出了新鲜有趣的游戏方式,丰富人们的闲暇时间;《牙刷》的设计也是通过对现有牙刷的改造,设计出更易放置方便使用者的牙刷,为消费者生活带来便利。

诸多的类似广告设计,都是从群众、消费者的生活出发,通过对现有信息的整合或者现有产品的改造,甚至有些是原创的设想与创意,最终达到指导消费者生活、便利消费者的目的。广告设计既可以高大上的天马行空,也可以做到贴近生活的落地,广告的核心其实不是产品、品牌或者是观念的传输,而是人,广告永远探究的都是人性,传递的都是关于人的知识,带来的都是让人变得更加美好。

创意推动科技进步

2008年看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和闭幕式的时候,还没有系统的学过广告知识,当时只是觉得太炫目太炸裂太给国人争面子,如今成为广告学院的一员,再回头看,奥运会开幕式和闭幕式的视觉影像设计作品,对于其中的创意、技术、表现方式则有了更多的思考,作品将led技术、人、以及影像结合成为一体,表现出中国五千年的悠久文化,一幕一幕的回放以及现实与影像的交相辉映,仿佛看到了创意在闪闪发光,中国在世界面前璀璨的绽放。类似的还有《2010年建筑投影概念设计》《2009年山东省全运会闭幕式多媒体影像设计》等作品,创意做到了把头脑中的天马行空与科学技术的设备和传统文化中的符号形成完美的结合,创意推动着科技的进步,每一场科技变革都是创意发明推动的,广告设计以及创意在中国的科技发展史上有着功不可没的作用。

广告设计也是文化艺术花园中的一抹美丽

不管是灵动轻盈的摄影作品《水》,还是祝贺新春的《大喜蛇年》《大过龙年》,还有玩转字体的《流行语》,表达关注女性的《女权之声》,对身体进行扭曲纠结的《Bodies never lie》,或是用直白的摄影表达,或者用抽象戏谑的方式,广告设计在表达着各种艺术感受,传递给观者读者或者美的或者臭的或者反省的感受,广告设计也传递着某些文化以及价值观,希望看到的人多多关注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及形成良好的价值观。

有人说广告是虚情假意的,是充满欺骗的,其实不然,广告对于人和文化的探究都要深入和持久,如果广告是想要吸引人的,那么就需要设计出吸引人的东西,而这其中,我们希望触动到的是人性、是真善美、是心底最柔软的地方,而不是简单的宣传产品、品牌与企业。

谢谢所有辛勤的园丁

在展览中也看到了众多老师微笑的慈爱的面容,了解到了这些广告设计背后所需要具备的知识底蕴,比如《字体设计》《包装设计》《CI设计与制作》《传统图形》《媒体设计》《广告创意与表现》《艺术市场》《电脑图文设计基础》《电脑图像设计》《中外美术史》等众多优秀的课程。

对于课程的设计,广告学院一直是借鉴国际优秀大学的经验,自身结合本学院培养人才的宗旨以及广告市场人才的缺口来进行设置,学生有很大的自由可以选修各种专业知识和交叉知识。并且最让人感动的是广告学院的各位教授老师,他们是全国广告界的翘楚,教给学生的永远都是不仅仅有书本上的知识,还有学习广告以及设计的方法,还有作为一个广告人应该有的责任和态度。广告博物馆如此辉煌的殿堂见证着所有园丁辛勤的努力,广告学院的师资力量是毋庸置疑的,广告学院的学术水平也是难逢对手的,接下来期待的便是我们这一代为广告学以及广告业界输送更多新鲜的血液。

结语

最喜欢的是那棵广告博物馆的庭中老树,生命不息止,广告也永远在生长。必定用尽全力,投身到广告学业、事业中。


 

学生,成长!

——广告学院设计系教学成果展观后感


文:王杰

正如黄老师在课堂上所言,一个有故事的人才是精彩的,一个有故事的学院才是成功的。世纪之交,广告学院设计系成立。创业艰难百战多,设计系走过十五年风雨,用它自己的方式承载着这段故事,并细细地展示予我们。

312日,广告综合研究课后我参观了设计系成果展。它的主题让我沉思许久。“生长”,意在一个专业十五载的孕育生长。但当我看完整个展览,便觉得应该将“生长”拆解为“学生”与“成长”去体会可能更贴切。因为整个展会的核心是展示十五年来学生的优秀成果,学生的成长便是一个专业发展壮大的返照与印迹,然而老师的付出最后也终究会凝结在教育学生创作的作品之上。

科技与创新

走进展馆,最为夺目的要数2001级王鹤石师姐的一组组影像艺术作品与多媒体演出作品。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多媒体影像设计、上海世博会开幕式影像设计、央视春晚影像设计与创意等等,异彩纷呈。能够将自己的专业所学与现代化的光影科技结合起来,展现给我们的必将是一次次美轮美奂的体验与享受。师姐的作品,处处透露出一种对于艺术的执着追求与不断创新。一个艺术工作者如此,一个专业要想拥有永久的生命活力怎么能离开创新的实践。一个专业如此,一个学院又何尝不是。当年广告学院创立伊始,一批敢作敢为的先行者就是秉持着“生存、发展、创新”的信念埋头苦干,用汗水将梦想浇筑成了硕果累累的现实。

艺术即生活

艺术家们喜欢说,“生活即艺术,艺术即生活。”在展览中,很多的作品都是取材于生活的点滴,于细微处体察人世的无限风景。比如,2003级陈子卿、于丹的三幅获得时报金犊奖银奖的作品。画面上,有浓色夕阳下旅行者在徒步前行,有高峰峻岭之间冒险者在英勇攀岩,有苍穹之下眺望者在注目远方。作品传达的也就是作者提倡的一种生活的态度——高压力、快节奏的现代都市生活束缚着年轻人的身心,也许,偶尔放下包袱去徒步旅游、体会自然的安静反而会更让人体会到生命的本真。再如,2005级王上、张雨薇的作品。画面中间是一个白色小球,而周围相距较远的地方聚集着一堆形似“精子”的物体。创意大胆却又不失艺术的情怀,作者用另一种方式去呈现生活的细节,去调侃人们的观念与思想。独立的创意本领也就是这样在体会和关照生活的细节中慢慢培养起来了。

文化是养分

五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足以让中华民族引以为傲。现代广告,作为诞生于西方而后在近代被引介到中国的舶来品,它想要在中国生存发展,就必然要在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里汲取充足的养分。另一方面,中国文化想要在世界舞台展示,广告也是一个很好的窗口。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设计系的同学很好的做到了这一点。如09级研究生王末的招贴设计《妆》、09级研究生卓磊的招贴设计《几何京剧》、09级研究生王上的招贴设计《生旦净末》等等,都是取材于中国的古典文化,将戏曲元素融入广告招贴设计,展现出别样的民族文化魅力。

现实的反思

狄更斯在《双城记》中有一句话,“那是最美好的时代,那是最糟糕的时代。”其实,我们也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既有美好光明的一面也不能躲避糟糕的黑暗角落。在物质丰富、生活水平提高、社会保障不断完善的时代,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也赫然的摆在了我们的面前。艺术有时候就像一杆枪,用针砭时弊的力量直指人们的胸膛,激起人们对于现实的反思。如2001级王岩、马茜的作品,用生动的数字和单色调画面烘托出社会交通拥挤的现实问题。再如作品《北京市居民房价信息图》,用几何图形、数字和小图标形象地描绘出了当下房价的白日化趋势。这些作品,通过艺术的形式反映社会现实,有着一股正中要害的力量。这是艺术的使命,更是设计系专业对于学生人格精神的塑造和培养。

伟大的园丁

学生的作品被展示在展厅之内,而老师的介绍与展示则是在展馆的外围,这是一种以学生为本的体现,更彰显出广告学院设计系老师辛勤耕耘却不求回报的园丁姿态。一个专业的创立,需要一批有志于此的开拓者。这是一个相当艰辛的过程,充满挑战、困难和孤独。但是,设计系的老师做到了。他们用辛勤的教导和深厚的专业功底培育出一批批优秀杰出的青年学子。如今,学生们就业在不同的岗位上,而老师依然坚守讲台,传道授业。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学生的成长,便是园丁们品尝到的最鲜美的果实。

黄老师在序言中最后有这样的一段发问:“在中国广告博物馆的展室设展,伴日月星辰看树影婆娑,展品无言,但是,是不是依然可以体味到十五周岁的少年热血和青春情怀呢?”十五岁,正值及笄之年,在这美好的年岁里,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热血少年的青春情怀,感受到拼搏的热情和坚持探索的精神。我们更应该期许,这个意气奋发的广告青年会怀揣梦想依然戮力前行。承载着广告界的希望和国家的期许,继续生长,发展。丁老师曾说过,“通过广告可以看到一个国家的理想,与广告为伍,便是与智慧同行。”

  [ 上一篇日志 ]   [ 下一篇日志 ] 浏览 [1759] 评论 [0] 发表时间 [2015-03-25 18:22:50.0]  
 

回复

共有回复0个 共1页 1


手机认证弹窗

身份验证通知

公安部网安大队要求,

您需要身份验证后,

才能进行此操作!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广告合作 | 问题咨询
Copyright 2007 @ Mybo.com, All Right Reserved. ICP证:京ICP备1100659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