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BO 首页]
登陆博客 注册博客  
老农  人气量[6892047]
个人首页 | 管理博客 | 我的文章 | 我的相册 | 我的圈子 | 我的视频  
 
MYBO broadcast
search
 
个人简介
 
姓名:hsm
 
简介:注册之后就才能回复我的文章
2月9日,南雄有个珠玑巷

 

       那一天听到老妹说想去看看珠玑巷,我也马上附和,说去。因为广府人士都会把珠玑巷看作是自己心中的一个故乡。关于珠玑巷有很多的流传,广府百姓来自珠玑巷,人人都可找到自己的宗族祠堂。


      今天天气晴好,看到日出之后到市内会合吃早,然后一路北去,下午两点多到达位置南雄市北边的珠玑古巷。

 

 

 

     珠玑巷的门楼,门楼两边就是诸多姓氏的祖屋和宗祠。


 

 

   黄姓的祖屋宗祠有三处。门楼前面有一处,过了古榕树的北门街有一处,据说,这出最古且有代表性。

 

 

 

 

      终于在古巷深处找到供奉江夏黄的祖屋了。

 

 

    敬上三支香,点一串爆竹,也算是一种对祖上的祭拜了。

 

 

     顺着古巷出去,就是后代所建的祠堂。

 

 

 

     凡是大姓人家,祠堂也大,威风八面。

 

 

百度:珠玑巷移民史

 

珠玑巷移民,可以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解。狭义指珠玑巷本身及附近居民的迁徙;广义则泛指经由珠玑巷迁徙,包括取道珠玑迁徙者和狭义的珠玑巷移民[4] 。

  珠玑巷的居民,又可分入迁和出徙两种。入迁,是又外地迁入珠玑巷及附近地区,出徙则指离开珠玑巷迁入别的地区[4] 。

  珠玑巷移民史,以珠玑巷为中心,描述历代居民入迁和出徙的过程、特点、规律、与源流[4] 。

  前此有关珠玑移民史的论著,自黄慈博以下已有数种,但仍语焉而不祥。又含混了狭义和广义两种移民,视了珠玑移民的入迁,漏略了元代以后的出徙。可以说,还算不上真正的移民史,更谈不上完整。本书的出发点,就因此而起[4] 。

  在移民史实的探索上,本书的主要内容有[4] :

  一、描述自周末至宋代珠玑移民的入迁过程,指出珠玑巷居民的主要来源是岭北移民。

  二、比较详细地探讨了宋代珠玑巷移民的南迁史实。指出南迁的主要原因是官府逼迫、自然灾害、社会动乱和宋元之际的战争。南迁的移民主要是珠玑巷和南雄盆地的居民,珠玑巷是南迁移民真正的故乡,而并非象一些论著所说的“中转站”,或“仅仅路过而已”。并且对南迁的路线,移民的规模作了初步探讨[4] 。

  三、对元明清珠玑巷移民,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指出明初和清初珠玑巷曾有过两次较大规模的移民南迁[4] 。

  四、提出了珠玑巷移民后裔的海外拓殖与分布课题,并进行了初步的探讨[4] 。

  五、通过珠玑巷移民迁徒路线的研究,提出了一些新的和可能的移民后裔分布区,并对移民后裔的数量作出大致的估计[4] 。

  我们认为,真正的珠玑巷移民,应该自唐代有了珠玑巷以后才开始,而大规模的珠玑居民南迁,则在宋代才开始。有宋一代,珠玑巷一带环境优越,经济发达,吸引南北居民来归。只是因为动乱与战争,才产生了被迫的迁徙。因为处在交通要道上,兵家必争之地,每逢战乱,必定造成迁徙,而稍为长期的战乱,就可以造成较大规模的移民。所以有宋一代曾发生过几次较大规模的移民,到宋元之交,则几乎全体居民倾巢南下。交通要道带来了经济的繁荣,交通要道又战乱频仍,这就是珠玑巷人的幸与不幸了。珠玑巷的兴旺,由于交通;珠玑巷的一度式微也因为交通[4] 。

寻根问祖珠玑巷

  [ 上一篇日志 ]   [ 下一篇日志 ] 浏览 [3593] 评论 [0] 发表时间 [2015-02-09 21:20:48.0]  
 

回复

共有回复0个 共1页 1


手机认证弹窗

身份验证通知

公安部网安大队要求,

您需要身份验证后,

才能进行此操作!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广告合作 | 问题咨询
Copyright 2007 @ Mybo.com, All Right Reserved. ICP证:京ICP备1100659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