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送迎接安倍夫妻的长富宫贵宾车队驶向首都机场,我们也下楼外出了。
打的走长安街,天蓝蓝,大家都称其为“APEC蓝”,路过天安门,赶紧拍照,发微信。

中午有七七编采的同学会,在南礼士路的烤肉宛聚餐。一说到吃,初老们兴致勃勃,为这顿饭的松鼠桂鱼做法,居然在微信发帖将近八十条。老婆看了两眼发直,说,文科的就是喜欢说大话空话,一条鱼还有那么多的说法。相比之下,她的那个同学群,为围棋的一步走法也是六七十页,闷死了。



下午直奔南站,问去天津票,只有晚上八点以后的。这是遇到前面排队的为两张五点的车票犹豫不决,因为两张票分别两班车,之间相差十分钟。售票员问我要不要,我说要。老夫老妻相差十分钟算个啥,能去就行。广播不断说,去上海杭州的票已经售罄,不要排队了。听到这,就知道形势恶劣了。

六点多抵达天津,华灯璀璨。顺着海河步行半个小时,抵达下榻的利顺德大酒店,1863年建立的中国最早的西式酒店。2008年和马二刘三来过,听马二胡吹筷子上的足球,和刘三改写PPT,印象深刻。这次说出门来趟小旅游,二话不说,选定了天津,一选天津,也就选中了这个老酒店。




放下行李,听从服务员的指示,找到天津的小白楼,也就找到了狗不理包子铺。一屉三鲜一屉猪肉大葱,一碗小米一碗红豆,再加上两个小菜,总共一百六十元。


不知不觉把狗不理包子和庆丰包子做一个比较。客观的说,还是狗不理包子好吃,包子皮比庆丰的细腻油润,内容也比庆丰讲究。总而言之,一个高端大气一个低俗平庸。以前我为何总是赞美庆丰包子呢?因为有我大学的记忆,那时候我们都贫困过。

饭后慢慢走回老酒店,看夜色朦胧的天津老街景,老婆说,好像到了北欧。我说对。天津来过N次。第一次来的时候是80年,从北戴河返回经过天津坐船到烟台。那时天津印象就是夏日的海河,两岸尽是地震棚。九十年代也来过几次,看着这个城市一次一次在变化。如果排除了空气质量的话,城市的确在成长,越来越好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