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拿到四十五号楼了。先是拿到附楼,也就是博物馆用楼。合计不到八百平米的小楼,一个阶梯教室占据了大半,楼中还有一棵树,又占去若干空间。我让豪哥找他那个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的哥哥帮忙整体设计。他问有什么要求,我说只要空间,当然,还要中间那棵树。因为我想有基业长青的故事。他说明白,接着就去干了。若干天后拿出来,我一眼就被那个基业长青的大厅感动了。但是也有人不感冒,说,树被四周围住,就是“困”字,如果树死了,不吉利。我说,让它活着不就行了吗?凡事都是事在人为的。设计方案要上会那天,我特意去了,我怕豪哥镇不住大学那些牛鬼蛇神。
当我把设计图纸亮出来,老苏眼睛也放光芒了,而且,用钢架一支包上玻璃,面积扩大了一倍,这也是国有资产增值嘛。


博物馆工程按部就班开始了,就在我的办公室对面。动工那天没有挂彩旗也没有点炮竹,只有到了树钢梁的时候才感觉到有点气氛。我问豪哥顺利吗?他说,一切顺利。我向来无条件相信我的老师,他说顺利我还慌什么呢。随着工程进度,老苏也常来转悠了,听刘灵说,老苏看到这个玻璃房子,有点着急了,这样的玻璃房有危险吗,阿黄懂建筑吗,怎么都听他的。我听了呵呵笑,就是不懂,所以喜欢。
主体建筑封顶的那天,我和豪哥再次登楼顶看风景,豪哥说,这次施工基本顺利,就是最后出了一点瑕疵。什么瑕疵?三层的天光走廊忘记装卫生间了。呵呵,怎么办?正在补救。我说没事,大不了让吴学夫的学生上课带着大号可乐瓶,喝完再装上。男生好办,女生呢?这个,我真没有想好了。就在我们说话当空,刘灵上来了,说校领导视察了,认为三层顶上再加钢梁,加顶可以建成四百多平米的大厅,卫生间也一并解决。我一听,乐了,博物馆摇身一变,从七八百平米变成了两千多平米,有长廊,有演示厅,还有天光长廊再加大展厅,全了。
豪哥说,还有一个补充,把草坪硬化处理,变成可以做活动的微型广场。
我对刘灵说,终于可以站在办公室窗前,一边喝茶一边看楼下小广场懒惰学生晒太阳了。在月色朦胧之夜,是不是可以在三楼展厅举办毕业烛光晚会呢?刘灵回答,问了,控制在三百人以内是可以的。
有学生问,老黄,你最喜欢什么?这个时候我会不假思索地回答,当然是白纸描图,平地高楼......
为什么?因为好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