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BO 首页]
登陆博客 注册博客  
老农  人气量[6787872]
个人首页 | 管理博客 | 我的文章 | 我的相册 | 我的圈子 | 我的视频  
 
MYBO broadcast
search
 
个人简介
 
姓名:hsm
 
简介:注册之后就才能回复我的文章
宁愿上课,不愿开会

      昨天收到的通知,今早大学有会,学委会讨论学部制的会议。我有点纠结,我直到现在还是反对大学搞的学部制,架床叠屋,后患无穷。在我发表反对意见之后,接到领导消息,说本院可能不用参加学部制合并,维持独立学院建制。


      刘灵提醒我,千万注意意见发表,谨防祸从口出。为什么?因为已经成为舆论焦点了,我们被整合,你为什么可以置身度外呢?不行,很多人意见大着呢。我听了只是哼了一声。


      我太了解知识分子圈,尤其是挂着院长头衔的知识分子,他们只会底下嘀嘀咕咕,不会也不敢为对错说出自己的意见,领导说什么就什么,只会底下发牢骚,端不到台面上的。我从来不这样,对错应该有底线。如果是错的,又牵扯到你的部门利益,你作为一方负责,必须大声说出来,表明态度,不然,你当这个院长干嘛用。


      反对有些时候有用,有些时候没有用。比如八年前来的女书记,上台就搞选举,我在会上表态,这是搞乱环境的,得不偿失。书记找我谈话了,问我反对理由,我说,程序错了,不应该选二把手,应该选一把手,从此书记不和我说话了。


      这次学部制,我也表态,作为组织优化,调整是正常的,但是,必须搞清楚为什么调整,目标是什么,调整带来多少风险,如何规避,还有,作为人治大学的环境,谁来牵头整合是至关重要的事情,这个人选出来了吗?如果只是哼哼哈哈说不痛不痒的意见,反对的和支持的都是狗屁一群。当然,作为独立的我,事不关己就可以高高挂起,对不,不能得了便宜卖乖。于是,大会小会我都成了局外人,观看各个学院在合并分拆当中的风风雨雨,比看大剧还要精彩。

 

      今天的会,去还是不去,有点纠结。去,不知道说些什么,不去,又显得不够支持,纠结半天还是觉得参加好。八点半的会议,各个委员自由发言。我听得出来,大方向是赞成的,问题有很多很多,也就是抽象赞成具体反对,这个时候就给执政者两可的印象。我说,单位也罢国家也罢,所谓错误悲剧都是被这些代言的委员搞坏的。有反对的,应该大声地说,坚决地说,琵琶半脸,吞吞吐吐,弯弯曲曲,最后只能自己把自己搞死的。看看中国政治史,大跃进,文革,都说老毛不好,可是周围的人呢,不敢说不敢想,当然,就不敢反对了。暴君之所以暴君,就是周围有太多的顺民太多的奴才。



    我没发言就离场了,因为十点有课。

 

    上周是马涛发言,今天轮到刘珊,要讲五十页ppt的全媒体营销体系建构。下午,去人大上课。

 

  [ 上一篇日志 ]   [ 下一篇日志 ] 浏览 [1425] 评论 [2] 发表时间 [2013-04-09 23:30:54.0]  
 

回复
 hsm [2013-04-10 07:14:03.0]
转帖:

    20世纪英国历史上最伟大的首相撒切尔夫人辞世令人唏嘘。这位叱咤世界风云的铁娘子曾有一句名言――“你不能跟市场作对”。这是撒切尔主义的精髓,撒切尔执政期间将限制自由的种种监管、束缚清除掉,在捍卫个人自由方面,可谓无出其右。

  作为英国政坛唯一一位女首相,撒切尔夫人受命于危难之际。1979年英国执政多年的工党下台,保守党崛起。时势造英雄,撒切尔夫人的出现标志着世界历史进入了一个新时代,新自由主义由一种思潮变成一种执政力量。

  上个世纪70年代的英国已经陷入窘境,罢工不断、失业高企,与今天的失败国家有几分相似。二战结束之后,凯恩斯主义与福利国家齐头并进,从而形成了一种“中央集权、管理、官僚体制和干涉主义结合的政府风格”。就像一年半之后上台的里根所说,政府本身就是麻烦,撒切尔夫人也有同感,她说,“政府本身并没有钱,只有纳税人的钱”,因此必须削减政府的规模和公共支出。由此,夫人将改革的大刀砍向了政府、工会、国企这样低效无能的组织。

  在今天看来,撒切尔夫人的改革似乎并没有特别,但是在30多年前,大政府是一种时尚,而夫人则想“拆散福利国家”,打破人们对政府的崇拜。福利国家的过度发展使其丧失了创新与生产的能力,就像经济学家奥尔森所说的,国内大量的分利集团侵蚀了经济增长的成果,每个人都想从中分得一杯羹,但是没有人愿意为这个国家贡献一份力量。这不仅是英国面临的困境,也是当时整个东欧、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面临的难题。

  撒切尔夫人认识到政府的本分在于提供一种稳定的框架,基于宪政塬则、法律规定以及健全的货币政策,刺激个体的自由与创造力,应该从微观经济领域中煺身。 

  撒切尔夫人上台之后采取了叁项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改革政策:取消外汇管制、降低直接税率、限制工会力量。自改革之后,资本的跨国流动的障碍慢慢被拆除,而伦敦城也从中获益匪浅,虽然英国实体经济已经虚化,但是伦敦保住了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即使面对欧陆的货币整合,撒切尔也不为所动,因为在她看来欧盟及欧元的设想有违自由的塬则。时至今日,欧元区的危机似乎印证了撒切尔夫人的先见之明。

  
 hsm [2013-04-10 07:14:37.0]
撒切尔夫人不仅开启了当代世界历史的变革时代,而且扭转了大英帝国的颓势,夯实了英美特殊关系,尤其是与里根总统在政治理念的“恋情”,复苏了保守主义的理念。保守的是自由,在政府与市场之间厘清界线,捍卫小政府的理念,对国有企业私有化,以私人产权重组市场经济,这些理念与改革在当下世界已经成为“常识”。有人说金融危机标志着撒切尔主义的失败,其实大谬不然,当下欧元区的困境与1979年的英国何其相似,欧元区领导人不得不学习撒切尔夫人砍削福利开支的举措。

  斯人已逝,理念长存。

共有回复2个 共1页 1


手机认证弹窗

身份验证通知

公安部网安大队要求,

您需要身份验证后,

才能进行此操作!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广告合作 | 问题咨询
Copyright 2007 @ Mybo.com, All Right Reserved. ICP证:京ICP备1100659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