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改视点文章到十二点,实在又累又困,简单发了帖子就睡了。今天五点多醒来,想想还有视点文章没有弄好,赶紧折腾,顺便也把照片贴上了。
视点文章几经折腾,先是周艳,后是刘三,开始我觉得大概差不多,可是真的拿作《媒介》十年纪念,觉得气势分量都不够了,周艳也是把我“现在可以说了”的文章串联一下,现在看来横竖觉得不够那个意思。
九点出发前把大部分弄好了,先发给周艳看看,然后把文章拷进大板子里,在车上慢慢弄。没想到从早弄到晚,终于回到台北后把它发出去了,连同几个学生,如马二刘三孙四,还有新入伙的龙管。正在发的时候,外边有人喊,买魔术围巾报名,我说替我买去,五条,正好五个学生。当老师的不好用这种玩意,算了。
上午先是看了宜兰的台湾戏剧博物馆。馆内照片已经贴上,然后,在宜兰的南奥渔港吃饭。
下午,参观台湾民间艺术博物馆。
反正是跟着人走,上车就弄视点稿。
刘三在邮件上吩咐,要弄得有高度,还要有感情,十年过往,浓缩一纸,她说,好像有点难度耶,还是你来弄吧。呵呵,真是弄出来了,名字有点气势,行文也算流畅,所以,弄好第一时间,给他们发了一溜。
大风起兮云飞扬
从“大台时代”到“大报沉浮”《媒介》杂志领传媒业风气之先的“大”系列报道一气呵成立足于大国经济着眼于大国传媒轰轰烈烈气壮山河。当这个“大”系列告一段落的时候编辑部从喧嚣回归平静开始着手《媒介》创刊的十周年庆。
对于那些百年老店来说十年算得什么呢,然而,对于《媒介》十年历程非同小可。遥想起步之初可谓是风雨飘摇。笔者在很多场合说过,《媒介》原来是一本无刊号、无资金、无经验的杂志。作为执行主编的周艳在最初创刊时也还只是一名刚刚留校不久的大学老师她凭着一腔热情带着几名学生开始了杂志最初的艰难开拓。早年间团队最为发愁的是“刊号”问题。因为这关系着杂志的生死存亡。事实上我们用过《现代传播》的刊号也借过《中国轻工》的封皮,然而,总是有一些人躲在暗处,对这本新生的专业杂志围攻堵截,甚至动用匿名举报的方式让我们借用刊号的日子难以为继。
我们曾寄希望于正规渠道获取出生纸,但总是无功而返。要继续前行只能借船出海。最悲惨的一段时间是《媒介》不能以杂志身份应市,仅仅依靠大学出版社的光盘登记号以“光盘读物”形式发行。杂志随光盘附赠近三年间。这也可能是中国专业杂志市场的绝无仅有。当时的我和编辑部诸位一样迷茫一样痛苦,其间也产生过放弃的念头。然而,一旦看到立足与业界前沿的独家报道,看到追随编辑部数年的稳定的读者队伍,最终还是不忍心,只有激励自己和同事继续坚持。编辑部到底在坚持什么呢?投资者看到前景渺茫悄然告退,曾给《媒介》栖身之地的《市场观察》杂志也以办公会议的一纸公文将我们扫地出门。为此我在视点如此说道:
《媒介》杂志又经历了一场涅??重生。投资者偃旗息鼓,合作者分道扬镳,留给编辑部的只是种种的麻烦和困难。然而,读者在,朋友在,责任在,编辑部全员无从选择,只能一手文字一手经营,咬紧牙关走过来。值得高兴的是,在如此恶劣动荡的环境之下,人心没有散,队伍没有乱,从“杂志拐点”到“话说纸媒”,从“直面直播星”,到“广电VS电信”,追随产业经营的发展步伐,题材不断开拓,内容不断深化。再困难的现在都挺过来了,将来还会更难过吗?
的确,《媒介》杂志不但没有被困难打倒而且越战越勇,十年来始终屹立在媒介产业发展的潮头,推出了很多独家的且发聋振聩的重磅内容:《媒介》杂志最早报道中国广电媒体的数字化,最先关注区域媒体的生存与发展,最早剖析通信巨头的媒体野心,并从媒介的视角解读互联网的江湖,探究大营销时代媒体广告主和营销传播机构的发展趋势,而且,持续报道海外传媒集团的发展和数字化……。
十年过去,《媒介》杂志依然是寄人篱下。没有一分钱的政府补贴也没有光荣列入“核心”行列。然而,却是连续五年被CSM调查确认为“业内最具影响力的专业杂志”。到底是什么力量支持和激励着《媒介》杂志这十年间的摸索前行呢?
一、是独立办刊的原则支撑着我们。记得杂志在艰难的时候笔者当时给团队的鼓励与劝解就是我们选择了一种探索性的学术研究道路需要白手起家寻找研究项目一点一滴地积蓄本钱一砖一瓦地建构平台一手一脚地培育团队这是一条非常艰辛的道路没有什么参照物也不知道歇脚点其间充满困惑和孤单。然而,因为孤单所以独立,因为独立所以理性,因为理性所以犀利。唯有不群不党不买不卖才能在滚滚而来的产业大潮当中保持理性思维和独立视觉,对现状对将来拥有一种透彻清晰的认识;
二、是业界互动的理念扶持着我们。 虽然屡经生死考验而《媒介》杂志始终屹立不倒,其力量来自于业界。业界需要信息需要交流需要观点需要思想。《媒介》编辑部踏踏实实为业界提供了一个可以交流可以反思可以鼓舞的平台。历数《媒介》的重大选题无一不是来自于业界的需求和互动。正因为互动我们可以越来越深入到产业运营的核心,正因为深入我们可以越来越能够把握产业深层问题且体会产业随时代变化的脉动,真切感受到何谓“实践出真知”。办一本专业杂志且立下影响传媒的理念当然不能隔山打炮盲目跟风,也不能唯唯诺诺阿谀奉承。在互动当中发现问题,在透析问题当中实现思想互动,这就是《媒介》源源不断的经营资源;
三、是学业成长的精神鼓舞着我们。人活着需要有一点精神,支撑精神的持续必须做一些有益于自己也有益于社会的事情。办一本专业杂志不是为了养家糊口也不是为了升官发财,其实就是为了保持一点精神办一点事情。一本师生共办的杂志,人员进进出出已成惯例。但是,精神带走事业留下。《媒介》杂志这个平台为社会输送出一批批专业人才同时也为自己培育了一支特别能战斗的队伍。这是最令笔者欣慰的事情。看到自己在进步同时也看到年轻人的成长,从本科到硕士,从硕士到博士。拥有这样的一支团队才是《媒介》杂志与众不同的核心竞争力。能够带领这样的团队且目睹他们日新月异天天向上,这是机遇还是缘分我无以言表,每每想到《媒介》编辑部饱经挫折却从未气馁,不言妥协却又包容大度的氛围,心中必然涌动起一股温暖而又坚毅的力量。
十年《媒介》很曲折也很辉煌。杂志编辑部的诸位这十年间既有学理探索也有产业实践,不仅旁观而且参与,不仅记录而且思考。我们与传媒产业同呼吸共命运,与社会时代同进步共沉浮。十年间看潮起潮落斗转星移,当庆祝的序幕徐徐拉开,所有的人心中明白,辉煌当属过去,《媒介》直面将来。十年再又十年直到永远……。
黑白交错时空倒置权力转移风云际会的历史瞬间,我们不约而同听到天边传来的吟唱:
呵,大风起兮云飞扬!
|